国内多个城市取消或放松住房限购政策 楼市反响如何?

来源: 山东大众网
2024-06-07 12:39:06

  近期国内多个城市取消或放松住房限购政策——

  限购“松绑”,楼市反响如何?

  11月2日,昆明市宣布废止2017年、2018年出台的相关房地产政策,意味着又一特大城市取消商品房限售限购政策。今年9月以来,国内已有10多个超大、特大城市调整优化商品房限购。

  多个二线城市全域放开限购

  在限购政策下,居民买房除了要看自己的财力水平,还要看是否具备购房资格。8月25日,浙江嘉兴发布21条房地产新政,明确自措施发布之日起,不再限制居民家庭购房套数,所有商品住房(含原限售房屋)不再限制转让。这一做法引起市场广泛关注。此后,国内多个大中城市陆续出台相关政策,对原先执行的房屋限购政策进行优化调整。

  有的城市明确取消住房限购政策。比如,湖北武汉取消二环线以内住房限购政策,江苏无锡提出在全市域取消限购政策。

  多数热点城市对住房限购政策进行了优化。比如,四川成都出台《关于进一步优化政策措施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提出四川天府新区直管区、成都高新区南部园区、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继续实施住房限购,统一为一个限购区域。其他区域不再审核购房资格。杭州市发布通知,明确杭州市住房限购范围由此前的上城区、拱墅区、西湖区、滨江区、萧山区、余杭区、临平区、钱塘区、富阳区缩减为上城区、拱墅区、西湖区和滨江区。

  据中指研究院监测,9月以来各地放松限购政策主要涉及全面放开限购、缩小限购区域、针对特定面积段取消限购、针对人才或多孩家庭优化限购等方面。分城市线看,目前国内已有包括南京、苏州、青岛等在内的二线及新一线城市宣布取消限购政策。在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特定区域,现有限购政策也作出了一定调整。比如上海市金山区明确,在滨海城区、高新社区及亭枫社区3个重点区域实施重点转型区域人才购房政策。广州提出调整住房限购政策实施区域范围,非户籍人口首套房购置的纳税社保年限从5年收缩至2年,同时解除黄埔、番禺、花都、白云区部分地区的限购。

  “近期各地放松或取消住房限购政策,是房地产调控的手段之一。”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京津冀房地产研究院院长赵秀池说,“房地产调控就是要根据不同时期的房地产供求关系,出台相应政策措施,起到平衡供求关系、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的作用。在楼市走热、房价高企阶 段,限购政策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投资需求;在楼市遇冷时,取消或放松限购有利于促进刚需和改善性需求释放,进而起到提振楼市的作用。当前,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部分地区房地产市场供大于求,需要进一步释放需求端潜力。各地因城施策调整限购政策,正是响应楼市最新变化的举措,旨在提振市场信心,促进楼市

  部分城市出现楼市回暖迹象

  多数城市限购政策调整已一月有余,房地产市场反应如何?

  “9月7日南京宣布放松限购政策后,来咨询二手房的客户量明显增长。有的客户‘卖旧换新’,能享受一定比例的购房补贴。9月中旬以来,我带看的客户中就有几组已经成交了。”江苏南京一名房产中介告诉记者。

  据南京市住房保障和房产局副局长蒋海琴介绍,南京出台多项楼市政策,旨在满足不同人群在不同阶段的购房需求。从数据看,南京全市商品房的日均交易量、二手房新增客户量及带看量均出现增长,市场活跃度有所提升。

  在放松住房限购政策的广州,楼市也出现了一些回暖迹象。据广州中原研究发展部统计,10月份,广州新房网签6521宗,环比上升43%,同比增长23%,创下近5个月新高。二手房交易方面,广州市房地产中介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广州的二手住宅网签达9361宗,环比、同比分别增长约9.6%、41.3%。

  部分城市调整限购政策正逢房地产“金九银十”传统旺季,市场反应较为明显。湖南中原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国庆期间长沙内五区商品住宅成交1387套,成交面积19.76万平方米,同比分别上涨22%、23%。

  除了限购“松绑”,近期部分城市还推出了多项楼市配套政策,为刚需和改善性需求住房群体减轻购房负担。

  比如,河南郑州提出下调住房贷款首付款比例,明确对于贷款购买商品住房(含存量住房)的居民家庭,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统一调整为不低于20%,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统一调整为不低于30%。浙江宁波提出调整住房限售政策,优化个人住房贷款套数认定标准,调整优化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并调整住房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例等。海南省住房公积金管理局发布通知,明确缴存职工家庭贷款购买新建自住住房,属首套住房公积金贷款的,最低首付比例由30%调整为25%。

  多项楼市新政叠加,促进楼市初现向好发展势头。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表示,从房地产投资情况看,9月份房地产投资数据环比有所改善,房地产新开工面积降幅也有所收窄。从9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交易情况看,新房和二手房合计网签数据在9月份当月转正,环比增长2.8%,这是自4月份以来连续5个月下降后首次转正。“从这些指标数据看,我们认为房地产的优化政策作用在持续释放,有一定积极效应。”盛来运说。

  楼市仍存在政策优化空间

  业内人士认为,近期多地推出多项房地产市场新政,短期内对改善住房销售起到了积极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提振了市场信心。

  中指研究院发布的《9月居民置业意愿调研报告》显示,9月全国各地开始集中出台放松政策,增加居民购房需求、降低居民购房成本、改善未来市场预期,带动置业意愿提升。不过,该报告同时指出,9月居民置业意愿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认房不认贷、降低首付比例、高能级城市限购放松等重磅政策出台后,带动居民置业意愿呈现脉冲式提升,月初置业意愿达到39%,随后居民置业意愿呈现快速回落,降至24%。

  赵秀池分析,取消或放松限购等楼市政策有利于改善居民预期和购房意愿,但这种意愿是否会转为购房行为,仍取决于家庭购房能力、收入水平和当地房价走势。

  “要持续提振市场信心并促其转化为购房行为,还需继续调整过时的限购限贷限价限售等政策,叠加其他楼市利好政策,降低购房者的购房成本。”赵秀池说,“目前还未对限购政策作出调整的城市或区域,流入人口仍然较多,仍存在较多刚需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保持现有的限购政策,能避免这些城市对中小城市形成虹吸效应。而在部分房地产市场明显供过于求的城市,可以适当取消或放松限购政策,以刺激住房需求。”

  在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看来,目前部分一线城市的住房限购政策仍有优化改善的空间。“上海金山区、广州等地依据自身人口发展趋势等因素,推出了具有针对性的购房政策,对提振楼市预期起到一定作用,但部分城市的中心城区仍在执行限购政策,不便于二手房市场买卖换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楼市活跃度。接下来,一线城市可以针对郊区、新城区等地房源,进一步放松限购限售等政策,推进一线城市偏远区域楼市交易,尤其是提升二手房市场活跃度,以满足市民住房需求,促进楼市健康平稳发展。”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表示,今年房地产市场,总的看是“前高、中低、后稳”,“认房不认贷”“降低首付比例和利率”等政策措施起到了积极效果。“针对房地产市场形势,国家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包括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实施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等。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地方认认真真落实好这些重大部署,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的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和高质量发展。”倪虹说。

  亿鼎生态为A股上市公司亿利洁能(600277.SH)的控股子公司,亿利洁能持股比例为60%。就在今年7月,原持股40%的股东淄博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退出,新进股东为山东能源集团西北矿业有限公司。

  东盟与中国等其他国家加强合作,引起了美国的“不适”。美媒等西方媒体想方设法炒作所谓“南海争议”,企图挑起对抗。美联社6日称,南海成为美中竞争的微妙前线。美国派舰机进行所谓“自由航行”,中国则警告美国不要插手。报道称,就连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在东盟峰会期间也未提到“争议海域的任何侵略行为”,仅含蓄地声称要“维护《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地位”。报道还荒谬地称,“为什么中国的行动遭到美国和西方强烈反对,但东盟没有对中国发出任何警告?”

  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严肃认真开展领导干部利用职权或影响力为亲友牟利专项整治工作。要集中时间和精力,采取坚决有力措施,持续抓好线索处置和案件查办,强化不敢腐的震慑;要围绕已经查处的典型案例,深入开展以案促改促治促建,扎牢不能腐的笼子;要加强党员干部家风建设,推动家风建设常态化,增强不想腐的自觉。要紧紧围绕专项整治不断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持续净化湖南政治生态,以永远在路上的坚定和执着把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引向深入。

  不过,《纽约时报》也分析称,中国依然是越南主要的合作伙伴,与拜登达成协议并不代表越南会“倒向美国”。越南奉行不加入军事联盟、不结盟对抗另一国、不允许外国在越南境内建立军事基地、不在国际关系中使用武力的政策,不太可能加入针对中国的联盟。

  答:本次调整范围是指存量首套住房贷款业务,包括2023年8月31日前光大银行已发放的、及已签订合同但未发放的首套住房贷款。或实际住房情况已经符合所在城市首套住房标准的住房贷款。住房公积金贷款、组合贷款中的住房公积金贷款,购买商铺等商业用房的贷款,不在本次调整范围内。

  庭审中,公诉机关出示了相关证据,被告人张永泽及其辩护人进行了质证,控辩双方在法庭的主持下充分发表了意见,张永泽进行了最后陈述并当庭表示认罪悔罪。庭审最后,法庭宣布休庭,择期宣判。

徐姿妤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