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新质生产力”:长三角如何乘“新”破浪?

来源: 南方网
2024-06-13 10:37:45

  中新网上海3月22日电 (记者 郑莹莹)新质生产力成为当下中国经济发展热词,长三角如何洞悉时机、把准发展脉搏?3月21日至22日在上海举行的2024长三角新经济年会上,中新网记者就此话题采访了几位与会人士。

  “新质”视角如何经济赋“新”?

  什么叫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

  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中国学研究所所长沈桂龙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指出,提出新质生产力,就是要更加强调科技创新的作用。

  对于“三高”——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沈桂龙称,这“三高”中,高科技放在第一位。发展新质生产力,体现到产业发展中,意味着产业结构要有深度调整,科技创新要有大的突破,生产要素要进行升级。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刚认为,发展新质生产力,非常关键的一点是——中国各地需要因地制宜,以提高经济发展效率为准绳,“各地要避免‘内卷’、避免重复投资。”

  以上海为例,他指出,总体上,上海以前是“1到100”的技术推广应用做得比较多,提倡新质生产力,意味着上海在原创重大技术的“0到1”突破上将承担更多责任,也有望得到更多支持。

  长三角如何乘“新”破浪?

  在上海长三角商业创新研究院创研中心副主任刘莹看来,一方面,长三角在生物医药、数字医疗、新能源产业等领域具有优势,体现出“新质”。另一方面,在传统产业上,长三角在钢铁、化工等领域也很强,吸引了相关的产业集群。她认为,对于这些传统领域的企业而言,发展新质生产力更多体现在绿色发展、智能制造上。

  长三角是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刘莹指出,长三角要寻求新一轮高质量发展,要在新质生产力的推动下,让重点优势产业形成集群化的发展态势。

  她认为,在经历经济转型后,长三角已经取得一些“成绩”,在此基础上再来谈论“新质生产力”,更加掷地有声。

  从数字经济、绿色低碳、元宇宙、智能终端四个新赛道,到未来健康、未来智能、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材料五大方向16个细分领域的未来产业,上海其实一直在刷“新”。业界认为,这些是在产业领域上的布局,而有了新质生产力从生产力“底座”上的加持,未来包括上海在内的长三角区域将继续乘“新”破浪。(完)

  经消防人员紧张扑救,目前油轮火势已得到控制。

  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也认为,一线城市新房价格基本止跌,显示去年四季度以来供需两端积极的政策产生一定效果。比如,供给端加快“三支箭”等资金投放、推进保交楼,改善房企资产负债表,推动收并购;需求端积极降低按揭利率,鼓励住房购置和改善等,政策叠加部分缓解了风险预期,购房需求释放也有所稳定。反映在房价上,一线城市率先出现止跌企稳态势。

  论文作者总结表示,他们的这项研究发现拓展了大气中激光物理学的认识,或有助于开发新的避雷策略。(完)

  据了解,中国宇航学会第八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期间,还组织召开了第八届理事会第一次常务理事会和第二届监事会第一次会议,并审议通过航天技术经济专业委员会、标准化分会、机器人专业委员会、飞行器总体专业委员会等分支机构新一届负责人人选。(完)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1月17日电 题:赵萍:中国消费的拐点已经出现 消费将逐渐回稳

  新年首期“麻辣粉”出炉。1月16日,据央行官网,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2023年1月16日央行开展779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和1560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其中逆回购包括820亿元7天期逆回购、740亿元14天期逆回购,充分满足了金融机构需求。

谢乃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