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网球·城市之星挑战赛首站天津开赛

来源: 宣讲家
2024-06-03 14:05:03

  中新社天津6月1日电 (周亚强)中国小网球·城市之星挑战赛首发仪式暨天津之星挑战赛开赛仪式6月1日在天津市网球运动管理中心举行。作为面向最广大青少年的“小网球”周边赛事,该赛事以城市为主体,全国首站在天津启动。

  据了解,“小网球”来源于英文名称“Mini Tennis”,是一项符合少年儿童身心发育特点和运动负荷特征的运动,具有启蒙早、投入少、场地器材小、规则简单易懂、竞赛办法灵活多样等特点。中国网球协会与中国学生体育联合会此前共同推出“小网球工程”,旨在让1岁-3岁的孩子能够打破场地、身体限制,从而接触网球,喜欢上网球,降低网球运动的门槛。该项工程于2023年12月在天津落地。

  “中国小网球·城市之星挑战赛是中国学生体育联合会和中国网球协会又一项联合举办的青少年赛事,同时是体教融合的又一项重要举措。”中国学生体育联合会综合行政部主任籍强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该赛事不仅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交流学习的平台,更是一个推动青少年网球事业发展的重要契机。

  天津市体育局副局长李桂峰表示,天津是一座网球底蕴深厚、拥有悠久网球历史和优秀网球成绩的城市,将借此契机,以“五进”(进家庭、进幼儿园、进学校、进社区、进乡村)为抓手,进一步将“小网球,大未来”的发展理念传播到天津的各个角落,推动“运动之都”“体育强市”建设,为天津市文商旅体协同发展贡献力量。

  中国国家体育总局网球运动管理中心党委书记、主任,中国网球协会 副主席、秘书长白喜林表示,相信通过推进“小网球工程”落地,推动挑战赛全面开赛,“小网球”将成为促进城市体育发展、文旅体产业融合及丰富市民体育活动的活力源泉,成为孩子们爱上体育、爱上网球的基础,为中国网球的发展添砖加瓦。

  据悉,参加本次天津之星挑战赛线下、线上及趣味游戏比赛的儿童约400名。此外,中国小网球·城市之星挑战赛2024年将在全国20余个城市陆续开展上百场比赛,并按年度评选出最佳办赛城市。(完)

  在虞昕看来,对照当下某些浮躁、动不动讲流量却不去打磨演技的行为,张国荣对艺术的认真以及出色的演技,与之形成了鲜明对比。这正是他被人们怀念的原因之一。

  因此,当年轻人纠结“应不应该找专业对口的工作”时,要思考的问题其实是:专业学得开不开心?有没有信心将所学的专业发展为未来事业?求学阶段,学校和家庭应为学生提供一片支持其自主探索专业兴趣的天地,使其尽可能学有所好、学有所成。选择工作岗位时,年轻人还需再度结合专业知识和工作内容进行斟酌:如果只把专业看作敲门砖,就要考虑好今后专业与工作“不对口”的可能挑战。如把专业看作完成工作的基本技能,就还需在发挥专业能力的同时,运用工作岗位的平台继续探寻能力生长点、拓展事业空间。当然,如果有信心、有能力从专业领域出发建立一片值得长久耕耘的事业,就可以称得上找到了人生志业,这定会让人收获一幅充实、幸福而有意义的人生画卷。即便是用“成本收益”的思维来做选择,也要有更长远的眼光,将短期求职同长期发展结合起来、通盘考虑。

  当然,在云冈石窟逐渐成为一门显学的过程中,也不乏中国学者的身影。1919年,史学家陈垣就发表了一篇题为《记大同武州山石窟寺》的文章,对云冈石窟的历史进行了考证,11年后他又发表《云冈石窟寺的译经与刘孝标》,首次论及云冈的译经活动;1926年,陈万里撰文《云岗石窟小纪》;1929年,叶恭绰写作《大同云冈石刻毁失记》,呼吁对石窟加以保护;1933年,梁思成、林徽因、刘敦桢一行考察云冈,并撰写了《云冈石窟中所表现的北魏建筑》,从建筑专业角度阐释了云冈石窟的价值,同年,顾颉刚也编辑了《云冈造像史料》;1936年,周一良发表《云冈石佛小记》 ,大同学者白志慊出版《大同云冈石窟寺记》……只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些中国学者的研究虽然具有一定的开拓性,但未能建构出足够全面而精细的理论系统。因此与许多古迹研究相似的是,云冈在中国,云冈研究却在海外。

  但是,仅靠“随心飞”的收入,航司显然无法实现盈利。林智杰曾解释,“随心飞”的低成本需要足够多的常旅客共担才能实现的,而“随心飞”的大量预定又造成“座位挤占”,让习惯临近购票的商务旅客买不到机票。为此,各家航司随后更新了相关产品设计,如每个航班只承诺保障20个座位,或航空公司每天只承诺保障20000个座位,但这又影响了产品使用感受。

  西北工业大学原任校长汪劲松,出生于1964年,2013年1月任西北工业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今年2月调任四川大学校长。 

  马英九致辞时表示,自己第一次来大陆,真是等得太久了。这次来,只是第三天,已经看到很多熟悉的人和画面。两岸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让他来之后感觉非常亲切。两岸有很多事可以做,很重要的就是让两岸年轻人多接触、多了解,增加友善,逐渐融合在一起。希望武大同学可以来台湾交流。

李婉茂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