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看空中国经济将自毁声誉

来源: 极目新闻
2024-05-31 17:28:42

  英国Unherd网站12月11日文章,原题:西方对中国经济的看法是错误的  

  翻开一份西方的财经报纸阅读,你可能会觉得中国经济表现糟糕。诚然,中国经济仍然存在问题,但这种看法不仅是错误 的,而且有可能损害英语出版物的公信力和我们的决策者作出理性决策的能力

  上周,中国的物价数据显示出轻微的通货紧缩,西方财经媒体利用这一数据大肆渲染。英国《金融时报》的标题是“中国通货紧缩加剧,经济压力增大”。彭博社称“中国消费价格下降加剧,助长通货紧缩担忧”。中国所经历的轻度通货紧缩确实源于经济结构性问题,尤其是过度依赖投资而对消费依赖不足。然而一旦超过某个限度,这些负面报道就变成彻头彻尾的误导。

  此外,中国的出口数据显示,7个月来首次出口同比正增长。结合服务业数据,这表明中国经济正在广泛扩张。必须强调的是,这并不是名义上的经济繁荣,而是符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自身预测的持续增长。这些数据表明,中国今年将轻松实现5%的增长目标,而看空中国经济的人在对中国经济作出判断时似乎忽略了这一预测。

  有传言称,中国的半导体生产可能取得了进展。如果该信息属实,则表明中国的进步甚至超过了此前中国品牌智能手机所采用的7纳米芯片。那款手机曾震惊西方分析师,他们原以为这种技术超出了中国人的生产能力。看起来,美国主导的芯片制裁只会迫使中国在国内开发所需的技术,从而削弱西方现有厂商的竞争力。

  中国经济不会再像本世纪初头十年那样高速增长了。现在,也没有人抱有那样的期望,毕竟中国民众已经变得更加富裕了。事实上,中国政府自己的增长目标也反映了这一新现实。但一定程度上,对中国一味看空就会无异于自毁声誉。

  去年,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在一次采访中说:“我建议国际投资者了解中国的真实情况,了解我们政府的真正意图是什么,不要看太多国际媒体。”对此,瑞银董事长科尔姆·凯莱赫回应说,他和同事们已经不再阅读美国媒体的相关报道。

  西方财经媒体继续鼓吹看空中国的论调,而自己的声誉不受损失的状况还能持续多久?更重要的是,他们认为自己在帮助谁?

  数码产品多存在

  而记者在地图上看到,通报中发现胡鑫宇遗体的河口镇金鸡山,就位于致远中学高中部附近,距离学校不足百米。

  昨天下午,2023年闽宁劳务协作首趟包机抵达厦门,169名务工人员来自宁夏银川、固原、中卫等地,首次来厦可获得每人最高1500元的奖励补贴,他们将前往翔安区5家重点企业上岗。

  杨氏祠村的主要产业是粮食种植,近期计划建造烘干房,扩大生产规模,实现精细加工。“只有提升学历,算好经济账,精准用好政策扶持的资金,才能给群众清晰明白的交代!”刘正东说。

  通知对亚运代表队展开新一期集训作了一番耐人寻味的解释,如“为全力做好杭州第19届亚运会备战工作,同时加强男足国家队的后备人才储备”,这意味着,这支亚运代表队除了要打好杭州亚运会足球赛,还承载着为国家男足储备人才的重任。换言之,这支球队中的相当一部分球员,将成为未来国家男足的重要依靠。因此,扬科维奇接下来扮演的角色便引人关注。

  <strong>首套房贷利率继续降</strong>

蔡靖雯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