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中欧新能源经贸摩擦 中方释放三信号

来源: 直播吧
2024-06-03 23:10:20

  中新社北京6月3日电 (记者 李晓喻)针对中欧电动汽车领域经贸摩擦,中国商务部官员近期密集发声,释放三重信号。

  信号一:搞保护主义,不是中欧正确相处之道。

  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在西班牙巴塞罗那调研奇瑞埃布罗合资工厂时称,中欧之间既有竞争,更有合作,在良性竞争中扩大合作、实现共赢,这才是正确的相处之道。

  从指责中国新能源汽车“产能过剩”“不正当竞争”,到不顾多家欧盟企业和其他产业明确反对,对自中国进口电动汽车主动发起反补贴调查,再到直接突袭检查在欧中资企业办公场所,并扣留企业运营设备,欧盟近期一系列举动保护主义色彩相当明显。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新能源汽车近年来在欧盟一度“一车难求”,一些欧盟国家传统汽车产业受到影响。欧盟此举意在阻止中国新能源产品大量进入并占 领当地市场,为自身产业发展转型争取时间。但实际上,绊倒对手并不能让自己实力更强。

  信号二:处理经贸摩擦,应当对话而非对抗。

  中国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凌激在希腊雅典主持召开希腊中资企业座谈会时称,中方愿与欧方通过对话协商妥善处理经贸摩擦,照顾双方合理关切,为双方企业开展贸易投资合作提供开放、公平、可预期的健康市场环境。

  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此前也称,希望欧方切实考虑各界关切,与中方通过对话协商妥善处理经贸摩擦。

  不少欧盟成员也认为贸易战绝非选项。法国经济、财政及工业和数字主权部部长勒梅尔宣称,要避免任何形式的贸易战,因为贸易战“不符合美国的利益、不符合中国的利益、不符合欧洲的利益,也不符合世界上任何国家的利益”。德国财政部部长林德纳也认为,贸易争端只有输家,不可能有赢家。

  欧盟现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社科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冯仲平认为,中欧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已深度相嵌交融,双方有经贸摩擦不可怕,关键是要重视彼此关切,积极通过谈判加以解决。

  信号三:若贸易摩擦升级,中国有充分应对准备。

  中国商务部曾称,将密切关注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进展。

<strong>习近平诠释党的领导与中国式现代化的直接关系</strong>

  凭着一股“吃得苦、耐得烦”的牛劲,在村党支部的大力支持下,肖安军硬是闯出了一条标准化养殖的致富路,成为了当地有名的致富能手。如今,肖安军的养殖场肥牛存栏已经达到500头,纯收入达80多万元,直接带动周边20余户群众依托肥牛养殖务工每年户均增收5万余元。

  解冬说,今年,民建上海市委会将“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确定为一号课题,希望通过深入调研、群策群力,在事关上海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点领域履职尽责、担当作为。希望民建课题组在调研中学习,把握“错位”研究思路,重点关注政府部门未充分研究或尚未落地的内容。同时,更聚焦微观主体,提出更多具体化、可操作的建议。

  <strong>当地民众自发鼓掌欢迎</strong>

  五是美国没有放弃它所说的意识形态要务,即捍卫所谓“自由”。美国认为乌克兰的国内局势体现了这一意识形态要务。

  数字经济活力迸发(观察者说)

李淑琦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