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威股份2023年实现净利润135.74亿元 拟分红超40亿元

来源: 中国小康网
2024-06-12 18:24:58

本报记者舒娅疆

根据2023年年度利润分配方案,通威股份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9.05元(含税),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40.74亿元(含税)。

分析人士表示,2023年光伏产业链价格大幅调整,竞争进一步加剧,通威股份呈现出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全年净利润规模在光伏行业中名列前茅,而受供需失衡和价格低迷双重影响,行业在2024年一季度的整体盈利能力同比大幅下滑,龙头企业普遍面临压力,产业链盈利底部或将快速到来。

高纯晶硅平均生产成本下降

从主营业务来看,通威股份的光伏业务在2023年保持良好发展态势,“硅料+电池”双龙头地位进一步稳固。年报显示,公司的高纯晶硅产能全年满产满销,实现销量38.72万吨,同比增长50.79%,全球市占率超过25%;公司全年实现电池销量80.66GW(含自用),同比增长68.11%。此外,2023年是通威股份全面布局光伏组件业务的首个完整经营年度,公司组件实现销量31.11GW,同比突破式增长292.08%,全年的组件出货量进入全球前五。

2023年,通威股份继续保持成本优势。在硅料板块,公司推动多项消耗指标进一步下降,2023年高纯晶硅产品的平均生产成本已降至4.2万元/吨以内,大幅领先行业平均水平。据悉,通威股份高纯晶硅产品在价格大幅下调的情况下仍实现单吨净利润超过4.5万元。

积极发挥光伏各业务协同优势

从行业来看,光伏整体保持强劲发展态势。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国内光伏新增装机规模达到216.88GW,同比增长148.1%。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分析人士表示,展望未来,光伏产业链的各环节或将逐步进入新一轮供需平衡,“强者恒强”趋势明显,具备一体化优势、技术路线优势的企业或将赢得竞争突围的“先机”。

“光伏行业是周期性特征显著和产品同质化特征较强的行业,叠加各环节产能弹性差异等因素,容易出现供需失衡。为了有效规避行业周 期风险、最大限度保证成本优势和上下游供应链稳定,头部企业实施光伏一体化势在必行。从未来竞争格局看,谁先实施了一体化,谁才能更好地‘活下去’。”深圳中金华创基金董事长龚涛说道

弘阳太阳能创始人刘继茂认为,光伏行业的发展跌宕起伏,专业化和一体化企业在各个时期都曾引领行业发展,目前行业处于N型电池取代P型电池的关键阶段,一体化厂家们如果对新技术的反应慢了,可能会影响到自身的盈利水平。“总体来看,光伏产业前景向好,只有选择正确技术路线的企业,才有机会生存下来。”

通威股份表示,短期来看,光伏技术的方向逐步明晰,但新技术的研发探索仍贯穿行业发展始终。2024年,公司将持续巩固水产饲料、高纯晶硅、太阳能电池三大产业领先优势,同时大力发挥光伏各业务板块的协同优势。公司农牧产业2024年将力争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以上,光伏新能源产业方面,2024年将力争实现高纯晶硅业务出货55万吨,太阳能电池业务出货90GW(含自用),组件业务出货50GW,光伏发电业务新增投资建设“渔光一体”项目1GW。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文章作者:舒娅疆

原标题:通威股份2023年实现净利润135.74亿元 拟分红超40亿元

  “近年来,我们持续开展技术攻关,升级改造了气象系统,开展风、光多时空尺度精确预测与优化调度。”南方电网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水电及新能源处经理王皓怀说,2022年6月,南方电网新能源调度运行管理平台上线运行,全面梳理接入全网的近800家新能源场站信息、2万余个发电单元,提前预判来风、来水、日照形势,合理安排运行方式和检修计划,实现了多发电、多送电。

  <strong>胡润:</strong>看看过去20多年来中国创造的财富,最初房地产行业风头无两。大约10年前,制造业超过了房地产。如今,房地产在财富榜单上下降,而制造业继续保持强劲。不过,这两年有一个趋势,医疗保健行业增长显著。

  年味集市、非遗手工艺工作坊、弄堂游戏……在虹口区,百年弄堂经修缮、活化利用后,成了潮流打卡地“今潮8弄”,18组来自“元宇宙”的潮酷萌兔将传统与未来融合。

  “今年是我入路第7年,也是我经历的第7个春运,作为一名客运人,把旅客平安送回家,看到他们洋溢的笑容,我觉得这就是我工作的意义。”列车长刘豪说。(完)

  <strong>上门喂养不简单,这些风险要注意</strong>

  首先,在助企纾困保市场主体上发力。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稳增长政策措施,统筹推进海关已出台帮扶企业措施的落地落实。巩固深化关长送政策上门、结对帮扶、企业问题清零、12360热线服务等机制,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缓解企业资金压力,认真执行税收优惠政策,稳步实施汇总征税、自报自缴、预裁定、多元化税收担保。降低企业通关成本,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实施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做好迎接世界银行新一轮评估工作,深入推进“单一窗口”建设,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打造智慧口岸。减少轻微违规行为对企业经营影响,完善企业信用管理制度,拓宽主动披露适用范围。

蔡雅盛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