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自贸试验区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 增强外贸综合竞争力

来源: 东方财富网
2024-06-14 03:47:54

  中新网南宁5月18日电(林浩)5月18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商务厅介绍,近年来,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围绕面向东盟、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沿边开放等特色,在促进贸易投资、跨境资金、运输往来、人员进出自由便利,数据安全有序流动等方面持续探索,开展制度创新,外贸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

  物流运输更“有力”

  近年来,广西自贸试验区构建以海铁联运为主干的多式联运体系,完善陆、海、空一体化现代物流体系,优化调整运输结构,进一步降低了社会物流成本。

  其中,广西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开展出口跨境电商商品海关监管与铁路安检平行作业改革。该模式将原本需要在南宁国际铁路港实施的跨境电商混装货物安检环节,前置到南宁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综试区核心区的跨境电商监管场所,满足企业出口运输的多样化需求。

  此项改革实施后,破解了铁路货物运输安全检查难题,畅通了南宁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商品通过陆铁联运方式出口路径,节约二次仓储、换柜时间,并为企业节省吊柜费用,提高了跨境电商出口国际竞争力。

  监管更高效 通关按下“快捷键”

  优化通关模式,压缩通关时间,提升通关效率,是推动贸易便利化的重点。在广西自贸试验区钦州港片区,当地建设“法检大宗商品取制样监控系统”,实现了对大宗商品取制样智能化监管。

  该系统对进境法检矿产品开展全流程监控,构筑“系统+监控”双重监管体系,在保障样品安全的同时,通过时间节点监控,实时查询分析、排查解决通关堵点,保障资源型法检矿产品供应链产业链稳定。

  数据显示,2023年,钦州港口岸进口整体通关时间比2017年压缩78.76%;出口整体通关时间比2017年压缩96.68%。

  广西自贸试验区钦州港片区还紧密结合企业诉求,对从钦州港进口的铅精矿、锌精矿等产品,开展“口岸直提,属地施检”模式的集装箱矿产品优化检验监管创新试点,在全链条监管条件下,加快货物通关效率、缩短通关时长,为试点企业节约了生产经营成本。

  在广西自贸试验区崇左片区,当地试点启用出入境车辆边检快捷通关系统,司机免填《机动车查验卡》,出入境证件不再加盖验讫章,不仅优化查验环节,还能延长证件使用寿命,有效节约换证成本,单车检查时间由以往1分钟左右压缩至15秒以内。

  航运政务服务更协同 边境贸易呈现新业态

  广西自贸试验区围绕航运服务进一步简政放权,在船舶相关审批服务、检查服务、监管服务、航行服务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新的探索,提高了港口营运效率,助力航运能级提升。

  在广西自贸试验区钦州港片区,当地边检部门创新建立重点外贸运输企业通关联动机制,对运载重点大宗货物的国际航行船舶,开设“加速带”通道,实现预约预检提速、手续优先办理,确保入境、作业、出境的全流程提速,更好服务口岸经济高质量发展。

  广西自贸试验区崇左片区实施边民互市贸易进口商品落地加工模式创新改革,在确保进境产品安全的同时,提高了通关效率,激发集体经济发展活力。

  2023年,广西 自贸试验区崇左片区边贸合作社总收益9069.46万元,村集体经济1270.51万元,真正实现“留利于边、留利于民”。

  未来,广西自贸试验区将继续完善、优化改革创新业务,推动贸易转型升级和通关改革制度创新举措落到实处,进一步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推动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向纵深发展。(完)

  新征程上,人民警察为人民的脚步从未停歇。

  所谓“司导”,指的是司机兼任导游,不仅负责将游客安全送达目的地、安排行程和讲解沿途风光,多数情况下他们还会帮忙预订酒店、推荐饭馆和购买门票等。但部分“司导”的推荐价格虚高,因协商不一致,引发的半路扣押行李或甩客等纠纷屡有曝光。

  “以前没的选,只能硬着头皮看电视广告。现在投影仪也能实现电视的功能,还能播放幻灯片、放电影。只需电源、WiFi和一面白墙,就可以把大屏幕‘揣着走’。退一步说,我可以直接买屏幕,还不用看广告。同等预算下,为什么要买电视机?”上海市民周云平认为,如果想吸引消费者回归,新一代电视机必须能实现同类产品无法替代的功能。

  岳仲明重点从五个方面介绍了主要修改内容。

  新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其他扩张速率相同的洋盆,南海西南次海盆具有更低的粗糙度。研究人员结合海地地震仪(OBS)实地探测数据,指出西南次海盆的岩浆供给高于正常水平。研究人员认为,南海西南次海盆扩张脊南部板片的粗糙度可能受到断块影响,而北部板片的粗糙程度则主要受岩浆作用影响。研究人员还指出,在中等缓慢扩张速率下,南海西南次海盆的海底扩张倾向于为轴向高和轴向谷之间的过渡类型。

  劲牌公司围绕“健康、科技、品质”核心价值,通过创新草本科技赋能产品健康内涵,率先将科学提取技术、中药指纹图谱技术运用于产品生产。目前,劲牌公司拥有专业技术研发人员380余名,与国内外20余家科研院校(机构)开展了多项科研攻关工作,有17项重大科技成果被国内权威机构认定为达到“国际领先(先进)”水平,拥有专利177件。

张雅正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