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搭建中医药文化交流平台 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

来源: 香港文汇网
2024-06-09 19:51:44

  中新网贵阳6月7日电 (王秋旭)6月7日,贵州中医药大学举行“2024中-俄国际中医针灸教育+文旅”项目结业典礼,17名来自俄罗斯的学员结束了为期近一个月的学习交流。

  近年来,在国家“一带一路” 倡议下,中医药文化成为“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之一。贵州中医药大学联合贵州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实施“针艾黔行”品牌项目,旨在搭建与各国开展传统医药互鉴交流的桥梁,积极推动贵州与国外地方政府、医学院校、医疗机构等在传统医药人才培训、文化交流、医疗合作、传统医药国际贸易等方面实现互利共赢。

  “2024中-俄国际中医针灸教育+文旅”项目,就是“针艾黔行”品牌项目活动之一。

  17名来自俄罗斯的学员从5月12日开始至6月7日,在近一个月的学习中,系统学习了中医基础理论,在老师指导下进行了针灸、推拿等中医技法的实际操作。

  “在贵州学习期间,学到了很多中医知识,回国后会将所学运用到临床实践中。”来自莫斯科的针灸讲师叶莲娜·茨维特科娃说。她曾患三叉神经痛,通过中医治疗后病情好转,也因此爱上了中医,并进入俄罗斯国际东方医学学校学习针灸。“中医的治疗方式很独特也很有效,可以治好很多疾病,我治疗过的病人们也很喜欢中医。”

  “中医和西医的治疗方式各有不同,西医侧重于药物和手术,中医更着重于内在的改善,偏重于对身体整体统一调理。”学员维克多利亚说。在俄罗斯从事美容业的她,希望通过中医的方式,让她的客户保持年轻和健康。

  “中医在俄罗斯越来越受到关注,许多俄罗斯人已经开始接受中医治疗,这也让在俄罗斯从事中医行业的中国医生对弘扬中医药文化更有信心。”俄罗斯传统东方医学专家学会会长黄国荣说道。

  毕业于中国中医药大学的黄国荣,2017年开办了俄罗斯第一家中医培训学校——俄罗斯国际东方医学学校,至今已培训学员约7000名。当他了解到贵州推出的“针艾黔行”项目后,便与贵州中医药大学联系参与这个项目。双方很快达成合作协议。俄方通过层层筛选,遴选了一批有多年针灸实践经验、对中医药文化有一定了解的中医从业者参与活动。

  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副院长杨硕作为本次教学讲师,负责“经络诊察”教学。他说,“2024中-俄国际中医针灸教育+文旅”项目不仅有助于促进中俄两国在医药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也有助于传播中医药文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完)

  在国投洋浦港港区码头上,有42根高35米的高杆灯。码头上车来车往、货进货出,夜间和阴天的照明全靠这些灯。过去,码头需要用灯的时候,要安排专人一个一个打开高杆灯。用完了,再一个一个关掉。如果一时疏忽忘记关了,那就成了“长明灯”,大白天也明晃晃地亮着。很多年过去了,无数人无数车在灯下来来回回,视若平常。没有人太在意这些灯的明暗,也没有人太在意这背后有什么问题。

  针对近期秘鲁国内安全形势恶化,中国驻秘鲁使馆当地时间13日再次提醒在秘中国公民密切关注当地形势,提高警惕,避免参与、围观抗议游行等活动,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切实加强安全防范。驻秘鲁使馆提醒,春节假期将至,中国公民近期勿前往秘鲁库斯科、普诺等南部地区旅行,如遇紧急情况,请及时报警并与驻秘鲁使馆联系寻求协助。

  记者:着力做好经济工作,江苏在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共同富裕上采取哪些举措,让人民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从跟跑到领跑,中铁装备盾构机的整体国产化率超过90%,关键零部件基本实现自主设计、生产,靠的就是持续科研攻关。肯投入,2012年以来,中铁装备研发投入强度平均达8%;强短板,近10年先后攻克大排量泵、减速机、主轴承、主驱动密封等关键零部件,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滚刀,被誉为盾构机的“铁齿铜牙”。“只有搞好质量管理,才能让盾构机有一副好牙口!”中铁装备质量管理部负责人王劲松打趣说。

  电商销售平台上,卖花生的商家众多,怎样才能从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呢?葛群修的答案是:要有自己的特色产品。

廖佳琪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