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2024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1342万人

来源: 华商网
2024-05-31 16:21:12

  一、严格规范考试管理,全力确保安全平稳

  ——切实落实安全责任。要求各地省级招委会切实压实主体责任,精心做好本行政区域内组织考试、治理考试环境、维护考试招生安全稳定、整肃考风考纪等工作。全面梳理存在的安全隐患,改进完善相关措施,牢牢守住考试安全底线。

  ——建立健全制度规范。修订完善《考务工作规定》,严格规范操作规程,加强对命题、试卷印刷、保管、运送、考试实施、评卷等各环节全流程监管。指导各地、各高校严格遵守招生“30个不得”“八项基本要求”等工作纪律,确保考试招生过程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提升应急响应能力。针对高考前后自然灾害高发等问题,积极会同气象、地震等有关部门,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指导各地完善工作预案,加强应急演练,提升涉考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二、严厉打击考试舞弊,全力实现公平公正

  ——开展打击舞弊专项行动。会同公安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联合开展净化涉考网络环境、净化考点周边环境、打击销售作弊器材、打击替考作弊等专项行动,持续推进考试环境综合治理,依法严厉打击各类涉考违法犯罪活动。

  ——提升人防技防能力。加大人员入场检测力度,严格执行考生进入考点(考场)安全检查工作规范。加强标准化考点建设,实现智能安检门全配备、考点考场无线电信号有效屏蔽。积极推进考场实时智能巡查和保密室实时智能巡检,进一步织细织密高科技作弊防护网。

  ——加强考试诚信教育。通过签订“诚信高考”承诺书、观看警示片等方式,加强对考生的诚信教育,引导考生树立正确的 价值观和考试观,自觉抵制舞弊行为。加强对考试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升职业素养

  三、切实优化考生服务,全力打造温馨舒适考试环境

  ——提供人性化的考试服务。要求各地会同有关部门加大服务保障力度,为考生提供考试期间出行、食宿、医疗卫生、噪音治理等多方面服务保障。继续做好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的考试服务,为11省(区)共15名盲人考生专门命制盲文试卷,为1.1万余名残障考生提供合理考试便利。依托各地中学和心理服务机构,有针对性地做好考生心理辅导工作,帮助调适考前状态,从容应考。

  ——开展“2024高考护航行动”。会同国家教育统一考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继续开展“2024高考护航行动”,指导各地集中开展清理涉考虚假公众账号、点亮涉考官方机构网络标识等多个专项行动,积极营造良好涉考网络环境。

  ——加强志愿填报指导服务。积极开发完善志愿填报信息服务平台(APP),打破信息和数据壁垒。通过短视频、直播等贴近学生的方式,多渠道、多方式为考生和家长提供政策解读、信息参考和咨询服务。大力开展线上线下志愿填报咨询活动,不断强化服务覆盖面和吸引力。

  四、高效强化宣传引导,全力营造健康良好社会氛围

  ——加强政策宣传解读。指导各地充分发挥高考“新闻发言人”制度,积极运用电视、官网、官微、直播、短视频等形式,及时主动、准确有序做好信息发布、政策解读和温馨提示等服务工作。

  纪监部门点评:宇方成严重违反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和工作纪律,构成严重职务违法并涉嫌受贿犯罪,且在党的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甚至在党的十九大后仍不知止,性质严重,影响恶劣,应予严肃处理。

  要让中国和越南的1000多名员工都端稳饭碗,这家年销售额近7亿元的工贸一体企业,每年必须要实现10%到20%的增长。对欧洲市场来说,此行500万美元的销售目标并不算高。

  经过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调查发现,韩阿姨说的情况不在少数,不少乳腺癌患者接连表示,原研阿那曲唑片在医院“消失”,开不到了!究竟为何会出现这一现象?

  郭燕红表示,《第四版方案》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进一步强化关口前移,特别是加强重症预警指标以及早发现、早干预的理念。进一步明确了高危重点人群,在方案当中特别明确对于没有达到重症诊断标准的,比如年龄大于65岁,合并基础疾病,没有全程完成疫苗接种等等,这些患者一旦发生新冠病毒感染,到达中型的类型,也就是到达肺炎,但是没有到达重症的指标,这一类人群可以纳入重症患者范围进行重点管理,这是关口前移。另外特别强调了高危人群生命体征的监测,完善了预警指标。比如特别明确了在静息和活动下氧饱和度的监测,把这些指标纳入预警指标当中,一旦指标有一些波动,把患者纳入重点管理当中,进行关口前移,早发现、早干预。

  民进党“九合一”选举惨败后,蔡英文2022年11月26日晚辞去党主席职务;11月30日,民进党中常会推举高雄市长陈其迈为代理党主席;12月8日,确诊新冠隔离中的赖清德宣布,已决定参与民进党此次的党主席补选;12月14日,赖清德委托前“文化部长”郑丽君完成民进党主席参选登记。

  确实,中俄是跑不开的邻居,两国能够和睦相处,能够合作共赢,比互相勾心斗角肯定强。这一点,从1989年中苏关系正常化开始,直至如今的历史足以证明。而从全球治理的角度看,中俄合作,有时候亦有一些媒体评论是“背靠背”的关系。但又要明确——中俄之间,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这一“三不”方针,在去年王毅担任外长时就曾多次向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表示过。如今,当秦刚走马上任担任中国外长以后,再次与拉夫罗夫明确之。

方怡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