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总”的台湾“24小时”,掀起两岸民间交流小高潮

来源: 齐鲁晚报网
2024-06-14 08:16:42

  中新网6月13日电 (马壮)13日清晨,知名大陆青年演员胡歌,再次现身台湾机场,他与前来送机的台湾影迷们愉快地合影,丝毫没有明星架子。

  不到24小时前,因出演大陆知名电视剧《繁花》而被岛内影迷称为“宝总”的胡歌抵达台湾,开启了一场“旋风式”的文化、青年交流活动。

  走出机场的“宝总”一路微笑,不时和接机的粉丝、媒体挥手、互动。听到《繁花》在台湾受到欢迎,“宝总”笑着说,“非常开心,很想念大家。”

  “宝总”到宝岛,“卖命”搞“推销”

  胡歌在两岸的高人气,几乎挤爆两岸互联网和自媒体,多家台媒用重要篇幅报道,“宝总”到宝岛,瞬间成为岛内“最夯”的舆论话题。

  据岛内消息,胡歌此行是应“台北市影音节目制作商业同业公会”之邀赴台,与台湾青年创作者进行一场充满灵感与启发的对话。

  交流中,胡歌不仅分享了自己丰富的从业经验,还为台湾青年导演们注入了坚持与热情的力量。

  在现场,胡歌更是金句频出,他向台湾青年导演们“推销自己”说,“如果有好剧本一定要找我,我便宜又好用”,引发全场爆笑。

  听闻主持人说他讲沪语有台湾口音很是亲切,他笑着说,“我很开心,说明我们不分彼此”。

  胡歌在岛内“人气高”,“胡椒粉”们难掩兴奋

  胡歌早年因演出电视剧《仙剑奇侠传》崭露头角,至今出道21年。今年,他因《繁花》中的出色演出,再度攀上人气高峰,深受两岸观众的喜爱,在台湾岛内也有一众“胡椒粉”(岛内胡歌粉丝的昵称)。

  “胡歌是在两岸、港澳皆非常受欢迎的青年演员,包括我自己在内,周围有很多同龄人都是‘胡椒粉’。”台湾青年音乐家文教基金会秘书长孙闻诗谈到“宝总”胡歌到台湾与青年交流时兴奋地对中新网说。

  孙闻诗认为,文化、文艺领域的交流是让两岸青年人了解彼此精神生活的重要纽带,“我们读同样的文学经典、看同样的文艺作品,更加深和夯实了共同的文化记忆。”

  “希望有更多诸如《繁花》《琅琊榜》等大陆优秀影视作品,能在台湾播放。”孙闻诗也期待,“宝总”胡歌能多到宝岛走走,逛逛台湾夜市、尝尝地道小吃。

  资深“胡椒粉”、台湾青年谢雅卉也对 中新网激动地表示,胡歌此次“旋风式”抵台交流不到24小时,已经在两岸互联网上掀起一阵热潮。谢雅卉毕业于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班,她对中新网说,自己读书时,曾特意跑到胡歌的母校上海戏剧学院游览。

  目前在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任教的谢雅卉希望,“宝总”能担任两岸文化交流大使,参与更多两岸合作、合拍的影视剧,促进两岸影视产业在交流交往中融合发展,特别是让两岸同样拥有影视梦想的青年人们能够走在一起、合作共赢。

  岛内舆论:乐见两岸文化交流

  趁胡歌来台热潮,台湾“MyVideo”将于14日独家播出电视剧《繁花》,该剧由享誉两岸的导演王家卫指导,讲述一介工人阿宝(由胡歌饰演)如何成为叱咤商场的风云人物。

  《繁花》热播后,在网络上引起了两岸观众热烈讨论和广泛文化共鸣。岛内舆论更是积极看待胡歌引动的这番两岸文化、青年交流的小高潮。

  台湾大哥大新媒体事业副总李芃君对岛内媒体表示,《繁花》除了精彩动人的影像语言、充满哲学意味的台词,和让人迷恋的光影美学外,更有大量台湾早期热门原创歌曲,如《我的未来不是梦》《爱拼才会赢》等。

  台湾《中国时报》发表评论指出,胡歌来台受到粉丝与媒体热情包围的场景,除说明“宝总”魅力无法挡,也意外向两岸民众揭示一幅不同于冷冰冰的两岸关系图像。民间交流可以在两岸关系中演绎出很多想象空间,更不用说两岸关系的样貌本来就很多元,甚至是充满暖流。(完)

  如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分析,随着风电、光伏和新能源汽车的加速发展,新型储能产业作为配套环节必将点燃下一个风口,前景是“无边的”。

  “如果受邀球队在各方考察后,球队实力和观赏性、球市氛围得到业界认可,相信加入到CBA大家庭中将会是更加顺理成章和水到渠成的一件事。只是,这个过程肯定会有不少需要协调的事务和处理的工作,另外时间点的选择也很重要,对于各方面的协调能力和管理智慧也是不小的挑战。相信,如果球市持续火爆,各方营收不断提升,未来在联赛上升期来进行扩军,阻力会更小一些。”

  展望下阶段,戴志锋认为,一是政策层面存款约束机制将继续加强,同时市场传导机制有待优化;二是预计对存款的基准利率短期调整会比较谨慎,有制约因素;但针对目前银行负债端刚性问题,浮动利率上限有进一步下调的可能;三是银行存款利率预计会缓慢下行。

  浙江省的私营经济一直比较发达,尤其是“温州模式”崛起,家族生意需要人继承,因此生育意愿也较高。但其他省份,“多子多福”的传统生育文化已经发生彻底转变。由此该专家认为,现行生育支持政策除了关注生育的经济成本外,还应该在塑造新型生育文化方面有所作为。

  “负债端刚性影响银行降低信贷成本的积极性,监管仍有动力进一步压降银行负债成本。”戴志锋表示,如果银行资产端利率是浮动的,而负债端成本是居高不下的,在利率下行周期中净息差的压力会压缩银行利润,一方面银行降低信贷成本的动力不足,不利于实体经济复苏,另外一方面在息差压力下,部分银行或提升风险偏好,不利于金融系统稳定。

  李迅雷表示,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存在未富先债的现象。我国居民每个月要还本付息的金额,占到居民可支配收入的15.7%,比一些发达国家还高。从目前的数据看,今年国内消费恢复的高度可能有限。

王凤以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