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携手在沪成立基地 致力提升翻译质量和国际传播能力

来源: 中国小康网
2024-06-17 15:50:00

  中新网上海6月15日电 (记者 陈静)记者15日获悉,“中国外文局翻译院与上海市法学会、华东政法大学涉外法治翻译与国际传播实践基地”(下称:基地) 在上海正式成立,将致力提升翻译质量和国际传播能力。

  基地的发展将分为三个阶段:翻译研究与实践、专业领域合作、高端人才培养。

  中国外文局翻译院院长黄玉龙指出,中国参与国际金融市场需要依托国际法律法规,而建立在华东政法大学的基地符合培养熟悉国际法法律翻译专业人才的目标。他呼吁全国高校和行业协会共同努力,从专业角度向世界展示一个开放自信的国家形象。

  中国外文局翻译院副院长李伟勇认为,翻译的最终目的是传播和加强各行业的交流互鉴,近年来人工智能对外语专业学科的冲击巨大,各单位需携手合作,共同应对挑战,推动翻译学科的未来发展。

  华东政法大学校党委书记郭为禄表示,基地的建立,是资源整合与优势互补的尝试,更是各方共同探索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新模式的重要一步。他希望共同研发更多具有创新性的教学与实践项目,完善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中翻译与国际传播相关课程体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提升实践能力。(完)

  与此同时,万里之外的美国也借机横插一脚。美国国务院迅速发表声明,公开为菲律宾“站台”,重申《美菲共同防御条约》的承诺,指责中国对仁爱礁的主张“不合法”。

  中方参会,进一步强调中国在俄乌冲突中的立场,其实有利于放大国际社会公平、公正的声音,也有利于乌克兰进一步认清国际社会大多数方面的认识。

  本次洪灾中,在很多山区,突出的一个问题是撤离、转移安置过程的处置混乱。“是否有合适的转移安置点,有没有提前对安置点做好资源评估、及时维护,这些涉及到资金和资源,需要预先做好储备。”杨赛霓说。她强调,对资源不足的山区而言,如何更好用好社会力量也很重要。面对极端天气引发的大灾,关键时刻,基层应急的跨地区帮扶能否有效启动?

  当时覃国友已在县委副调研员任上干了6年,他想“既然‘官路’不畅,转走‘商路’”也行。2009年至2013年,覃先后以其本人及其女儿的名义,以购买挖掘机为由分4次向广西鹿寨农村合作银行贷款(合计305万元),然后将所贷款项借给王某某和张某某二人,并收取利息。经查,覃国友通过高利转贷方式共牟利119万余元。

  7月29日,针对此轮华北极端强降雨,中国气象局已作出预报,并启动重大气象灾害(暴雨)一级应急响应。但现实中,极端暴雨的强度以及带来的危害,几乎超出所有人的预料。

  8月2日上午10点,中图网官方微博称,涿州仓库被困员工已于早上8点半全部获救。当晚,中图网上架特殊产品“中图网加油包”,99元一份,截至3日18时,仅官网渠道就已销售29707套。

吴信宏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