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投证券:若M1没法看 那应该看什么?

来源: 广西新闻网
2024-06-17 14:50:53

国投证券发布研报称,市场进入到6月之后陷入到缩量滞涨环境中,虽符合一贯“震荡市底色”判断,但始终感觉并不踏实。目前战术视角聚焦于通胀回升,有限利好数据来自于5月PPI环比回正0.2%(前值-0.2%),但同比同比-1.4%(前值-2.5%),暗示反转迹象并不明确。战略视角聚焦于地产问题,本轮地产政策找对了病根,思路方向是正确的,但当前5月M1负增长4.2%,尽管有打击手工补息等干扰因素,其背后所揭示弱现实与政策传导不畅是不容忽视的,说明地产和内需修是一个小心求证的过程,或许最早得到2024年底才能判断清楚趋势。

大盘指数层面,对于近期市场高度关注5月M1创历史新低。在2014年以前A股市场的整体涨跌节奏基本和M1同比增速的节奏一致,这一规律被称为“M1定买卖”。但在2016年之后两者相关性有所下降,在近3年定价有效性则明显下降,症结在于M1同比增速本质上和地产周期是高度绑定的金融现象,而经济转型背景下货币投放——地产销售——通货膨胀的传导金融路径走不通了。

在此,据国投证券观察,在过去几年,对于A股宏观策略的定价核心可能正在逐渐从金融视角转移向财政视角,当前定调“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因此值得关注的是:央地支出增速差(地方-中央支出增速的差值)或许是解释沪深300定价更有效的前瞻指标(领先1-2个月),该数值扩张,则有利于大盘指数,反之亦然,其背后暗含的是地方化债进程与中央转移支付力度的观察,该指标从2017年至今对大盘指数 有较强的相关性。

总结来看,国投证券表示,面向6月A股市场,并不打算修正震荡市的认知,大盘指数在7月三中全会中长期经济改革利好的预期牵引之下并没有大幅回调风险,依然是结构为王。在结构上,再次重申在强监管周期+绝对收益价值派资金崛起下,市场风格中期预计重返大盘股,微盘股式微是大势所趋,以高股息为代表的大盘价值+以出海为代表的大盘成长双主线定价格局正在逐渐形成,中小盘投资价值更多收缩体现在基于AI和新质生产力的产业配置价值、并购重组的事件驱动价值与少量优质小盘成长股。当前市场最关注的问题是:本轮科技成长反弹定价的持续性。

此前,国投证券指出,面向6月倾向于在高股息+出海之外,在科技成长领域有望迎来一波轮动修复。6月至今半导体指数、光模块指数、消费电子指数分别上涨5.68%、5.77%、3.62%。对于本轮科技成长股反弹,目前定性为在缩量滞涨环境下基于利好催化和存量博弈的超跌反弹,核心是电子和通信。客观而言,近期北向资金明显流入A股电子板块,但目前尚未观察到科技成长领域明确的产业爆发逻辑,重点关注后续对于科技领域进一步政策支持。(需要留意的公开信息:2024陆家嘴论坛将于2024年6月19日至20日召开,监管层将发布重要政策)。

关于大盘价值高股息策略,国投证券认为,短期来看,其见顶更多在于保险资金基于性价比和无风险资产配置比例要求转配超长国债的阶段性扰动,但中期视角下价值派资金的抱团现象很难在今年下半年瓦解,高股息中期有效性并未下降,进而认为:一级行业公用事业有望超越煤炭银行,成为高股息最终胜负手。大盘成长出海定价,虽然短期海运价上涨以及美国经济存在衰退疑虑,但对中期定价趋势依然坚定,未来A股将形成围绕出海的新核心资产,本质是从GDP定价走向GNP定价,同花顺出海50指数年内第二波上涨启动的信号正在紧密跟踪。

  “30多年来,中国外长的新年初访都是从非洲开始的”,美联社15日报道称,北京对非洲国家的基础设施进行了大量投资,包括道路、能源基础设施、电信、铁路和医院。在新冠病毒流行期间,中国积极向非洲提供疫苗。此外,中国还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援建非洲疾病控制中心的新总部。报道注意到,秦刚在此行中表示,中国在过去13年中一直是非洲最大的贸易伙伴,预计2022年相互贸易额超过2600亿美元。根据中国商务部的数据,2021年中非贸易额达到2542.89亿美元,同比增长35.3%,创历史新高。最新数据还显示,2022年1月至11月,中国与非洲国家进出口总额为17154.524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3%。

  一是在全系统全行业进行工作部署。近期组织召开了全国文化和旅游行业疫情防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部署“乙类乙管”以后行业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各地完整、准确、全面地把握和执行党中央确定的防控政策,结合当地实际制定疫情防控措施,实现平稳转段。

  麦肯锡认为,中国消费者愿意花大价钱去购买外国品牌正在成为过往。如今中国品牌也可以提供与外国同行媲美甚至更好的优质产品。尽管这并非新现象,但近几年来中国消费者对本土品牌的偏爱确有加速之势。出人意料的是,民族自豪感并非唯一的驱动因素。如今的国内企业对潮流趋势的反应速度更快,更加贴近消费者,投资也更为果敢。

  秦宇红最近反而收到不少缺乏新冠重症病人救治经验的京外医生的求助。“他们现在经常打电话问我,这个病人该怎么治疗。”秦宇红告诉记者,“他们看着纸上的(诊疗方案),不一定会用。文字变成行动,不是容易的,有些指标,比如炎症风暴(那些医院)都监测不了。”

  在不少医院,都出现了感染高峰过后,大量老人涌向医院的现象,他们多数是在感染新冠后,引起基础疾病加重,或出现肺炎,不少都需要住院治疗。

  马季是把相声从舞台推向电视的关键人物。他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业已成名,当80年代电视在中国普及开来时,他便思考把相声由听觉艺术改造为视觉艺术。1984年春晚上大放异彩的《一个推销员》,便是他尝试的成果。人们后来习惯叫这个作品为《宇宙牌香烟》。

王登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