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能源署:中国是推动全球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最大贡献者

来源: 山西新闻网
2024-06-19 15:14:16

  转自:中国电力新闻网

  国际能源署发布的一项最新研究报告显示,尽管可再生能源是实现全球能源转型的核心,但很少有国家在《巴黎协定》下的国家自主贡献中明确提出2030年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目标,部分国家的计划尚未与适应气候变化的主要目标达成一致。

  国际能源署强调,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积极因素来自中国能源转型的速度和规模。各国在实现“到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增加两倍”目标的实际行动上均落后,如果没有中国的显著进展,前景将更加黯淡。

  政策支持力度放缓

  国际能源署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国家自主贡献中的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目标合计为1300吉瓦,远低于实现“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增加两倍”目标需求的1.1万吉瓦。

  不过,各国政府在国内发布的目标要稍显激进。国际能源署统计了全球150个国家在国内发布的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目标,到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将达到近8000吉瓦,远高于1500吉瓦,但较1.1万吉瓦的需求仍有一段距离。

  国际可再生能源智库REN21表示,2023年以来,全球各国政府通过政策来推动能源转型的步伐有所放缓,某些国家的雄心也开始减弱。为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全球各国政府必须推动电气化,鼓励民众和企业使用电力,但只有13个国家制定了相关支持政策。

  REN21认为,交通、建筑、工业和农业是推动能源转型至关重要的 4个领域。具体来看,中国、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13个国家在所有领域都采取了行动,鼓励低碳产品的使用;有20个国家在其中3个领域中采取了行动,另有84个国家没有在任何一个领域采取行动。

  中国发展成效显著

  国际能源署表示,自2015年《巴黎协定》签署以来,全球每年可再生能源装机增长规模均在两倍,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政策的支持和技术的进步。过去10年,可再生能源成本下降幅度在40%以上,具备了与化石燃料相竞争的能力。去年,中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规模超过了世界其他地区的总和。迄今为止,中国是推动全球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最大贡献者。

  国际能源署认为,除中国以外,其他国家推进可再生能源建设的力度不够。包括欧盟、美国、印度在内的国家和地区需要加快部署清洁能源。德国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指出,到2030年,德国不太可能实现在1990年水平上减排65%的目标。

  REN21的数据也佐证了中国在可再生能源产业方面的成绩。REN21称,中国实际上是电力在能源消耗中占比稳步增长的唯一国家,2022年至2021年,中国所有行业电力消耗占比从20%增长至30%,而在同一时期,美国和欧盟的比例停滞在23%左右。

  未来,中国仍将是推动全球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不可忽视的力量。国际能源署测算,到2030年底,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将达到8000吉瓦,中国将贡献其中近40%。届时,中国太阳能发电、风电和水电装机规模将达3180吉瓦。

  长期转型挑战仍存

  国际能源署署长法提赫·比罗尔表示:“到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增加两倍的目标具有挑战性,但是可以实现的。”

  国际能源署高级能源分析师海米·巴哈尔认为,去年,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出现创纪录增长,可再生能源越来越具备竞争力,这种情况不会改变。而且中国有充足的太阳能制造能力,全球风电机组的供应问题也正在得到解决,这些都为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提供了基础。

  国际能源署指出,政策是激励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增加两倍的目标下,世界各国拥有较大发展机遇,而制定明确的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是未来世界各国促进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董梓童)

  责任编辑:余璇

责任编辑:蒋露瑶

“风卷着沙土打到脸上,生疼!”

  上海市政协委员、致公党上海市委副主委张文明受访时说,结合全市中心工作,致公党上海市委开展专项重点课题研究,汇聚高校、政府侨务部门、留学社会组织、上海市欧美同学会等不同涉侨、涉留学归国人员部门的智慧,通过大量数据分析和再分析,对在沪留学归国人才的生存状况、人才贡献情况、人才发展面临的问题等进行了深入分析。

  接下来的日子里,他跟着师傅出了好多现场,不懂就问,不会就学;战友们也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宝贵经验教给他。

  把安全留给群众,把危险留给自己,确保每一次任务都万无一失,这是一名排爆警察的忠诚担当。从警24年来,零差错、零失误、零伤亡执行涉爆任务700余次排爆任务,贺丽远常常穿行在死亡的边缘。

  当天公布的2022年中国十大税收新闻包括:中共二十大报告对税收工作提出系列要求;中国分批次出台系列税费支持政策;全年新增减税降费和退税缓税缓费超过4.2万亿元人民币;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费用纳入个税专项附加扣除;全国超八成个体工商户无须缴税;税务机关依法查处多起明星艺人和网络主播偷逃税案件等。

  同时,重庆交通执法部门梳理可能出现大客流的轨道站点,调配执法力量,强化节日期间重点轨道站点巡查;科学合理安排好应急备勤力量,全力维护春运期间轨道交通运输运营安全及运输秩序。

林雅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