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大豆产业博览会在哈尔滨开幕 大豆产业正步入国际化

来源: 华商网
2024-06-22 03:18:48

  中新网哈尔滨11月15日电 (记者 王妮娜 姜辉)11月15日,首届中国(黑龙江)国际绿色食品和全国大豆产业博览会在哈尔滨开幕,黑龙江省大豆国际化的话题引多方关注,目前,该省大豆制品已出口美国、德国、韩国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

  黑龙江是我国优质大豆生产地,大豆种植面积占中国的40%以上。2022年,该省大豆播种面积7397.5万亩,产量达到190.7亿斤,占我国的47%。

  当日博览会上,大豆板块以“发展大豆产业 、提高供给能力”为主题,通过举办权威发布、专题报告、产销对接、产品展示等活动,构建大豆产业发展新平台。

  记者从博览会上了解到,在黑龙江省,嫩江市、讷河市、五大连池市和富锦市都是种植大豆的主力。多地大豆产业已步入国际市场。

  “‘讷河大豆’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建设有100万亩国家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原料大豆基地,有6.7万亩土地获得黑龙江省首家欧盟有机认证大豆种植基地。”讷河市农业农村局一位负责人说。

  讷河市大豆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300万亩以上,年大豆产量保持在45万吨左右。该市年加工大豆约40万吨,豆饼粉出口美国、德国、韩国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大豆总产值达到45亿元。

  布局国际,黑龙江省用科研“硬实力”,支撑大豆产业链。该省拥有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大豆种质改良分中心、中俄大豆联合研究中心等近20个国家和省部级平台,建有一支31人的省级大豆产业协同创新推广体系专家团队,致力于大豆生产加工技术研究。

  为延伸大豆产业链,黑龙江省级财政投入2108万元,大力开展大豆精深加工技术研发推广。其中,东北农业大学采取国际最先进的生物解离工艺,开发出功能性植物天然提取物,保健功效显著。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将生物发酵技术引入中药加工领域,在中国率先建立了大豆及药食同源中药复合菌纯种定量发酵技术,在肠道菌群与健康国际前沿研究方向上迈出了新一步。(完)

  东航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春运以来,东航的航班和旅客运输高峰日出现在1月27日。东航当日共执行航班2688班,运输旅客超35万人次,与2019年春运高峰日相比,执行航班量达到2019年的92%,旅客运输人次达到81%。

  艰难的盈利环境也促进了行业的加速洗牌,推动行业格局持续优化。

  企业招聘人员陈岑:因为我们公司新开了一个工厂,需要大量的人员,技术生产工人和管理型人才,我们来这里,带了300个岗位,(有)求职意向的人还是蛮多的,包括很多从外地回来的。

  基民最为关注的,莫过于2022年基金亏损原因以及2023年市场走势。梁杏表示,2022年是“黑天鹅”乱飞的一年,基金经理要做的是不断加深对宏观经济、产业周期、股市内在逻辑的研究和理解,深化投资框架,提升投资能力,做科学投资。

  本期CBS操作换出的央行票据名称为“2023年第一期央行票据(互换)”,债券代码2301001S,总面额为50亿元,期限3个月,票面利率2.35%,起息日为2023年1月31日,到期日为2023年4月30日(遇节假日顺延)。(中新财经)

  既然“充电难”现象这么普遍,那么通过多建充电桩的方式缓解这种难题似乎是最直接的方法。但正如“多修路无法从根本上缓解堵车”难题一样,一味地增建充电桩也并非解决充电难的治本之策。

林易诚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