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丨如何让科技成果从书架到货架 深圳这面创新墙上有答案

来源: 闪电新闻
2024-06-05 06:44:47

  在深圳,有一批特殊的新型研发机构,通过推动技术、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在产业中顺利落地,成为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的加速器。

  走进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这面墙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墙上展示了这里共有160多个研发中心,其中很多都是当前国家战略发展和产业突破上最急需的,这些研发中心有什么不一样?

  记者来到其中一个海洋氢能研发中心。邝允是这里的研发带头人,团队成功研发出海水制氢这项填补世界空白的关键技术,但之前却一直找不到合适的验证技术的应用场景。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海洋氢能研发中心副主任 邝允:当时就有种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这种感觉。

  同样苦苦寻找的还有廖梅,他是深圳能源集团的项目执行人,他找的正是海洋可再生能源发展这条产业链上的关键技术。

  深圳能源集团项目执行人 廖梅:我们要发展国家海洋绿色能源战略,但是有些关键技术一直是空白,所以我们在全球撒网找了一年半还没找到,所以当时很着急。

  在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两个互相寻找的人走在了一起。邝允带领团队入驻研究院成立了海洋氢能研发中心,深圳能源集团来提供海上应用场景和技术、装备,并与清华大学研究院共同成立联合研究平台和投资基金,为这项技术落地聚集所需要的人才、资金和市场资源。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刘仁辰:其实就是解决一个研发成果,它像一个小孩儿呱呱坠地之后,到一个能够给国家作出贡献的青年人,解决这个阶段它怎么去快速成长的问题,提高了它生存的成功率。

  有了这种“联合创新+产业化平台”的新模式,邝允的发明成果很快在深圳能源集团的电厂里应用落地。不久前,全球首台单机规模最大的海水制氢装置成功投运,从一纸专利到产业化应用,这个通常要四五年的过程如今只用了两年多。

  深圳市科技创新局局长 张林:那么现在我们更多的是通过有组织的科研,建立大量的具有共享属性的产业科技创新平台,大幅度降低企业在零到一创新过程中的投入成本,去解决产业和企业想做而没有能力做的事情。解决产业长远发展的后劲问题。

  截至目前,深圳已构建起一个由新型研发机构、省实验室、国家实验室相互补充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持续涌现的新型研发机构正在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注入新动能。

  今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为:湿地修复。当日,中国在浙江杭州西溪举办主场宣传活动,并发布2022年度中国国际重要湿地生态状况监测成果。结果显示,国际重要湿地生态状况总体保持稳定,湿地总面积比上一年有所增加,水质呈向好趋势,水源补给状况保持稳定。生物多样性丰富度有所提高,分布有湿地植物2391种。湿地保护修复成效明显,黑龙江、湖北、山东和海南等地的退化湿地得到有效恢复。

  2023年1月28日,中炬高新收到一审判决书,判令公司赔偿名下的工业用地共计16.73万平方米、返还工业联合购地款0.33亿元、赔偿损失6.02亿元,并支付相关土地物业过户税费诉讼费等相关费用。

  近年来,广东高位统筹强化湿地保护,建立健全湿地保护修复制度,科学实施湿地生态修复,把重要湿地纳入湿地保护体系,不断推动广东湿地保护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打造湿地保护“广东样板”。

  “不光打得要准,能在冰天雪地中隐蔽自己和反侦察同样重要。”刘波说。

  近日,在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营市观鸟爱好者杨斌竟然一次观测到两个大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丹顶鹤种群,这让他惊喜不已。

  ●继续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

赖燕琪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