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山东各地手艺人赶制龙年新作迎新春

来源: 伊秀女性网
2024-06-13 12:55:00

  中新网济南1月25日电 (记者 沙见龙)“生肖是剪纸作品的重要题材之一。做龙年新作品时,我更加追求细腻精致的风格。你看这条龙,很灵活,像是飞上了天。”为迎接龙年春节,齐秀芳创作了一套取名《平步青云》的龙年主题剪纸作品。“希望大家龙年平步青云、一展宏图。”

  高密剪纸是潍坊高密市传统民间艺术“三绝”之一。齐秀芳作为其代表性传承人,制作生肖主题和具有美好寓意的剪纸作品,是她每年春节前必做工作之一。“剪纸一般都是过年、过节 用得多,大家都希望福气满满,寓意美好,这也是剪纸作品多以吉祥如意传统元素来创作的原因之一。”

  “4个边角有4个蝙蝠,中间一个‘福’,这是‘五福’。蝙蝠叼着寿桃是‘福寿双全’、柿子和喜鹊结合是‘喜事连连’、莲花和鱼设计在一起是‘连年有余’……”今年除了龙年主题剪纸外,齐秀芳还创作了一套“五福”剪纸窗花。“一件作品蕴含了多重寓意,寄托了对新年满满的祝福。”

  在“中国柳编之都”临沂临沭县,柳编艺人们则用柳条编织各种龙造型。在临沭柳编非遗传承人杨进邦的工作室内,柳编龙作品琳琅满目,其中一条高约1米、长约6米,龙首庄严、体态矫健,掌托红珠、身披金甲,气势磅礴宛若腾空起飞的柳编龙引人注目。

  “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图腾,也是吉祥的象征,我设计创作这条龙祈愿龙年国泰民安、五谷丰登。”据杨进邦介绍,这些“柳编龙”作品将陆续送往各地展演展示,让人们更加了解非遗底蕴,感受非遗魅力,同时也为人们带来龙年祝福。

  将面团反复揉搓,再用果蔬汁调色,最后揉捏成型覆盖一层“红衣”,一只“醒狮龙”便活灵活现。春节前夕,青岛莱西市花饽饽非遗传承人迟金艳正忙着制作各类龙元素花饽饽。制作完成的作品不仅造型精美,口感还很独特,备受消费者青睐。

  “春塑凤凰戏牡丹,夏塑蜻蜓沾荷莲,秋塑蝴蝶恋菊花,冬塑喜鹊报平安。”迟金艳告诉记者,除了结合传统节日进行创作,她还会在不同季节制作不同造型的作品,同时增添一些时尚元素,将有300多年历史的莱西花饽饽制作技艺传承和发扬下去。

  在德州禹城市小艺初品禹礼文化产业园,34岁的徐正义为迎接龙年春节,特意制作了系列龙年木雕年画和具有寓意吉祥的手串、挂件。从事木雕行业已有14年的他,获得德州市返乡创业百名能人称号。

  “我们的木雕产品90%取材于周边地市出产的枣木,绝大多数产品是纯手工制作,虽然磨工夫却有灵魂。”徐正义告诉记者,这幅龙年木雕年画选取了精品木材,在设计、切割、精雕、修光、打磨等每一步都做到细致入微。目前,该公司制作的国学教具、文房四宝等产品颇受欢迎,除了传统电商渠道外,他们还开设了4个直播间,年销售额达500万元人民币。

  “龙在中国是智慧、勇敢的象征,能给人们带来好运和成功。龙年马上到了,我就想创作一些与龙有关的剪纸作品。”在枣庄高新区,该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张范剪纸代表性传承人王庆权每年都会创作一些新的生肖剪纸作品来迎接新年。

  年过七旬的王庆权,凭借自己扎实的工笔画和剪纸手艺功底,曾多次在国家级剪纸比赛中得奖。除了传统的花、鸟、虫、草剪纸外,他更喜欢以人物故事为主线进行创作。“今年这套祥龙图,表达辞旧迎新、接福纳祥的愿望,把美好的祝福送给大家,也祝福祖国繁荣富强。”

  在济宁邹城市石墙镇,叶雕达人孔庆泗正赶制龙年作品。与一般雕刻不同的是,他制作的福字、窗花等作品都被雕刻在巴掌大小的树叶上。“今年是农历龙年,我就想发挥特长创作一套以龙为主题的叶雕,也是动了一番脑筋,目前已备好10余套春节主题的叶雕作品。”

  今年,邹城为响应2024春节山东乡村文化旅游节,正举办“回邹过大年”七大主题活动,其中一项活动就是“回邹过年观绝活”。孔庆泗计划将作品拿到年集上展示,同时把一部分卡通风格的作品免费赠给中小学生,引导他们在享受寒假之余,更多关注非遗、传承非遗。(完)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1月19日电 综合外媒报道,美国国务院当地时间18日证实,15日在尼泊尔坠毁的雪人航空公司客机遇难者中包括两名美国公民和两名合法永久居民。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通过视频连线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向全国各族人民致以新春的美好祝福,祝各族人民身体健康、阖家幸福、事业进步、兔年吉祥!祝愿伟大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

  点上炉子,火噼里啪啦响了起来。屋外,氧气稀薄,寒风呼啸。这是海拔5231米的唐古拉山口,跟着西藏自治区那曲市安多县交警巡逻的脚步,我们来到这间坐落于唐古拉山口的小屋。

  “单身经济”崛起

  为确保新年首趟中欧班列顺利开行,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向塘西车站充分发挥路网性优势,进一步优化作业流程,提升作业效率,按照“优先配空、优先装卸、优先查验、优先始发”的作业原则,实现承运、查验、装运的快速无缝衔接,为班列的顺利开行提供坚强运输保障。

  没有任务的时候,队员们坚持每周负重10多公斤、沿着1630余级台阶的泰山十八盘往返3次。一年下来,每人平均要跑近30万级台阶、1800多公里山路。“坚持常年训练,只为更及时地抢救险情、挽救生命。”闫兵说。

谢仁琦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