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中餐业者“美食寻根” 觅中国味道推“品质中餐”

来源: 参考消息
2024-06-20 17:16:08

  1998年,胡晓军在芝加哥唐人街开起“老四川”中餐馆。25年间,他将旗下的中餐品牌拓展至20多个,成立“老北京”“老上海”“老湖南”等人气高、口碑佳的中餐厅,让中餐受到美国主流社会的更多关注。回顾美国中餐的发展,胡晓军说,“杂碎时代”的中餐没有多样的调料,只有酱油和豆芽,却满足了早期中国移民的思乡胃,让中餐在美国扎根;“美式中餐”是适应美国人口味改良中餐,它将传统的鱼香八块鸡改良成左宗棠鸡,将咕咾肉演变为酸甜肉,打开了美国人的“中国胃”;“家庭中餐”倾向于正宗中国味道,将越来越多的中国菜搬到异国的餐桌;“品质中餐”则是文化、味道、环境、服务的结合。

  日前,胡晓军发起一场“美食寻根之旅”,他和几十名美国中餐业者走进中国的烹饪学校、餐饮企业寻求美国中餐发展的新机遇。胡晓军表示,寻 找并培养有能力的烹饪人才和经营人才是美国中餐发展的挑战所在,在寻根之旅中,他们在川菜大师课程中学习宫保鸡丁和麻婆豆腐新的烹制和呈现方式,在众多的餐饮品牌中寻求经营之道

  胡晓军在美国经营多家“TE'AMO享茶”奶茶店,他将中国奶茶开设在美国景区之中,以其独特的味道和体验感吸引了不少食客。他说,海外中餐是传统中餐与当地风味的互相成就,是以食为媒传播中国文化的好方式,中国味道则是最好的切入点。

  “我将美国中餐的菜式分为四部分。”胡晓军说,一是正宗的传统中餐,比如回锅肉、水煮肉、麻婆豆腐,这些菜口味正宗,中国移民往往从中找到记忆中的味道;二是流行菜式,比如烤鱼、麻辣香锅、奶茶等,其主要受众为年轻人,他们具有很强的消费能力,是不可忽视的食客;三是因地制宜的美式中餐,其主要受众为美国人;四是不同餐馆独有的特色菜、自创菜,这是餐馆长久立足的根本所在。

  山西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1月16日选举蓝佛安为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罗清宇、贺天才、谢红(女)、王纯、张志川、吴俊清为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选举金湘军为省长,吴伟、刘旸、汤志平、李成林、赵红严(女)、杨勤荣、熊继军为副省长;选举王拥军为省监察委员会主任;选举冯军为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

  今年春节,在北京工作的贾佳因工作原因不能回杭州老家,于是提前网购了松鹤楼和西贝莜面村的半成品年夜饭。

<strong>  山沟沟里有座人才公寓(新春走基层·乡村振兴一线见闻)</strong>

  北京市“十四五”交通发展建设规划明确提出,交通服务要由车本位向人本化转变,更加注重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样化、个性化的出行需求,差异化交通服务供给模式不断丰富。老龄化时代,老年人出行需求增加,对交通服务的差异化、人性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方面,还需公共部门、市场主体等针对老年人的出行特点和现实需求,协力创新服务方式。

  科技日报北京1月19日电 (记者张梦然)世界各地的人们在夜空中看到的星星越来越少,星星能见度的变化可用每年7%—10%的天空亮度增加来解释。近日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揭示了2011年至2022年间50000多次肉眼观察夜空的分析结果。

  记者发现,除了开出优厚的薪资留人外,一些企业也在试图通过各种方式合理地分配劳动力资源。

许韵福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