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家最新研究:人体虚弱可增加房颤风险

来源: 半月谈
2024-06-17 07:03:01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内分泌科陆颖理/王宁荐团队在最新一期《欧洲心脏杂志》(European Heart Journal)上发表题为《虚弱、遗传易感性与房颤风险》的研究成果。据了解,此前,该团队的研究成果分别揭示了长期夜班工作可增加房颤风 险,并率先提出房颤一级预防体系中的代谢因素中心论。

  此次,研究团队主要面向中老年群体,具体探究虚弱状态与房颤发病风险的关联及影响。据介绍,虚弱作为一种与年龄增长和代谢病密切相关的病理生理状态,可表现为多系统生理功能受损,体力活动下降,肌力减退,易疲劳或患病后恢复能力下降等,即身体处于一种易损状态。这一特殊的身体状态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群。虽然,房颤作为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其诱因已明确主要为肥胖、糖尿病等,但虚弱是否与房颤发生具有直接影响尚不明确。

  在前瞻性队列研究中,陆颖理/王宁荐团队评估40岁—70岁人群身体虚弱与新发房颤风险之间的相关性,并进一步探讨了房颤的遗传易感性是否会改变上述关联。该研究参与者近37万名,平均年龄56.2岁。据了解,研究人员随访13.7年后发现,与无虚弱者相比,处于虚弱前期和虚弱的参与者新发房颤的风险分别增加18%和47%;研究进一步发现超重肥胖和糖尿病患者若处于虚弱状态,房颤风险分别增加为60%和47%,较正常体重和非糖尿病人群风险增加更为突出。

  既不想和平共处,又怕冲突战争。周恩来总理早就说过,帝国主义既怕和平,又怕战争。美国的确是世界动荡的幕后黑手。但是国虽大,好战必亡。沉迷战争已经成为美国债务危机的主因。在对华沟通问题上也反倒是美国军方最执着。

  #地震快讯#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06月19日09时40分在缅甸南岸近海(北纬15.20度,东经96.10度)发生5.5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2019年1月,亚洲杯1/4决赛中,国足0比3不敌伊朗被淘汰,赛后队长郑智面对镜头忍不住痛哭:“虽然我付出了全部力量,但还是要和球迷说声对不起,因为没有为国家队带来什么了。”

  想来裴敏欣和华盛顿政客的思维还停留在“那些美好的旧日子”。那时候,美国一枝独秀,所到之处所向披靡,发号施令唯我独尊。中国人民反倒是从这篇危言耸听、色厉内荏的文章,看到了霸权江河日下,帝国日薄西山,以及在各种掣肘下又当又立的无奈与不甘。

  其实,吆喝得越响,往往越是在掩盖心虚。这篇文章目的显然是为布林肯访华来一个舆论引导:一是找台阶。美国在气球事件上小题大作,布林肯随后扬言“取消访华”,我们也毫不犹豫坚决斗争。现在美国急着翻篇,但放不下身段。这篇文章摆出一副教训中国的面孔,让布林肯此行师出有名。

  台湾中华伏羲协会理事长张馥堂曾多次赴甘肃天水交流。他认为,守护伏羲信仰是所有中华儿女的责任,期盼伏羲文化能在两岸发扬光大。

翟秀玲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