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迪苏首季净利暴涨仍不及2年前 年度分红率308%再拿9亿募资补流

来源: 发展网
2024-06-07 08:53:10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记者 沈右荣

  2023年度,安迪苏实现的营业收入超过130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逾9%;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以下简称“净利润”)0.52亿元,同比下降幅度达95.82%。

  净利润跳水,主要原因是核心产品销售价格下滑,以及原材料、能源成本上升的双重挤压。

  安迪苏对今年较为乐观,今年一季度,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由降转增,净利润则达到2.77亿元,同比猛增185倍。不过,净利润与两年前的同期仍有很大差距。

  安迪苏正在筹划定增,6月5日晚间,公司披露称,定增事宜已经获得国务院国资委批复。本次定增,公司计划募资不超过30亿元,其中,9亿元补充流动资金。

  9亿元补充流动资金遭到市场质疑。2023年,在净利润大幅下降的情况下,安迪苏的现金分红率仍然达到308.47%。

  高比例分红拟用9亿募资补流

  安迪苏的股权再融资事项再进一步。

  6月5日晚间,安迪苏发布公告,近日,公司收到国务院国资委出具的批复,原则同意公司本次非公开发行不超过8.05亿股A股股份、募集资金不超过30亿元的总体方案。

  今年4月25日,安迪苏召开的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了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的相关议案。该方案需获得公司股东大会的批准,并需取得上海证券交易所审核通过及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的批复。

  根据定增预案,安迪苏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对象发行不超过8.05亿股股票,募资不超过30亿元。扣除相关发行费用后,投向功能性产品项目、特种产品项目、可持续发展项目、补充流动资金,这四个项目的预计投资金额分别为49.32亿元、7亿元、3.25亿元、9亿元,合计为68.57亿元,拟分别使用募资17.43亿元、2.57亿元、1亿元、9亿元。

  剔除9亿元补充流动资金,上述三个募投项目计划投资金额合计为59.57亿元。即便本次募资顺利完成,安迪苏尚需以自有资金投入近30亿元。

  事实上,安迪苏的资金并不算充足。截至2023年底,公司货币资金10.05亿元,对应的短期借款9.13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2.38亿元、长期借款7.09亿元,长短期债务合计为18.60亿元。货币资金不能覆盖短期债务。

  2023年,公司财务费用为1.19亿元。

  备受质疑的是,安迪苏自身存在一定的财务压力,且未来需要大额资金支出,而公司在2023年度却高比例现金分红。

  根据2023年度利润分配预案,安迪苏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6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红利1.61亿元,占当期净利润的308.47%。

  2023年度的分红金额虽然较前几年大幅减少,但分红率大幅攀升。高比例分红后,公司再将募资中的9亿元补充流动资金。安迪苏的这一操作受到质疑。

  净利连续两 年下降

  安迪苏的定增募资计划备受关注,与其经营承压有关。

  安迪苏的前身是蓝星新材,2014年,公司筹划重大资产重组。根据当时披露的重组预案,重组分三步走,即重大资产置换、发行股份并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置入资产为安迪苏集团100%股权,置出资产包括以扣除哈石化100%股权、北化机100%股权、公司工程承包和设计相关业务的资产及负债、16.71亿元其他应付款之外的全部资产及负债。

  本次重组,安迪苏的交易价格约为106.49亿元,其中,现金支付为3.5亿元。

  2015年以来,安迪苏的经营业绩总体上呈下滑趋势。2015年、2016年,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51.73亿元、106.88亿元,同比下降22.05%、29.56%;净利润为15.29亿元、18.65亿元,同比增长3.61%、22.03%。

  2017年至2019年,公司的营业收入在111亿元左右小幅波动,对应的净利润为13.23亿元、9.26亿元、9.92亿元,同比变动-29.06%、-30.01%、7.15%。2020年、2021年,公司的营业收入、净利润连续双增。

  但是,2022年、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45.29亿元、131.84亿元,同比变动12.90%、-9.26%;净利润为12.47亿元、0.52亿元,同比下降15.29%、95.82%。这两年,公司实现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以下简称“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2.06亿元、0.13亿元,同比下降18.64%、98.92%。

  2023年,公司的营业收入虽然有所下降,但降幅并不大,而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则大幅下降。如此大幅下降,也是公司2015年登陆A股市场以来的首次。

  对此,公司解释称,2023年,宏观市场环境格局振荡,公司的业绩主要受到功能性产品的销售价格下滑以及原材料、能源成本上升的双重挤压,导致利润率受到了影响。

  今年一季度,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为34.96亿元,结束连续四个季度下降,同比增长10.90%;净利润为2.77亿元、扣非净利润为3.79亿元,同比增长18512.09%、1756.10%。

  尽管如此,仍处于恢复性增长。公司今年一季度的净利润、扣非净利润,远远不及2022年同期。2022年一季度,公司的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分别为4.27亿元、4.25亿元。

  二级市场上,前复权后,2020年8月6日,安迪苏的股价高点为46.70元/股,今年6月5日的收盘价为9.95元/股,区间跌幅约为79%。

 

责任编辑:杨红艳

  近年来,中部大省湖南颇为重视高铁建设,成为全国第8个“市市通高铁”的省份,向安徽、江西、河南等兄弟省份看齐。同时,其特别强调“强省会”必须先“强交通”。今年初,长沙曾明确提出用五年时间打造“辐射全国的铁路枢纽”。

  综合各方面信息看,CNN原本的策划是在此时连线驻泰国记者,因为泰国与我国时差1小时,当时正是跨年的时候,但却因为“泰国”(Thailand)和我国台湾(Taiwan)的英语拼写相似,导致鲁可蒂不小心连错了线。

  至于未来抗原价格的走势,几乎所有受访专家都认为,抗原生产成本会进一步压缩,而且随着政策的继续开放、产能的充足,会达到供需平衡,“价格还有很大下探空间。”

  52岁创业,80岁欠债,90岁还清,经历了大起大落的陈金英在谈到未来时表示,不打算停下脚步。“二次退休”后,她准备重拾旧业,考一个中医证书,继续帮助有需要的人,为更多的病患解除痛苦。她说:“如果我能活到100岁,那我就干到100岁。”

  加热烟全称是“加热非燃烧烟草制品”,是一种以不燃烧的方式将烟草加热至300-350摄氏度左右的烟草产品。《联合报》称,岛内“卫环委员会召委”、国民党“立委”林为洲3日晚接受采访时表示,先前已经过协商且拟出结论:对于“纸烟管制加严”一项,各方皆有共识,如对禁烟场所抽烟的人加重惩罚、增加禁烟场所如校园等;对于电子烟,因难以确认其焦油等成分,且许多年轻人因电子烟“入门”,禁止后将有法可管,包括禁止贩卖、禁止吸食。而在上述两者之外,加热烟的管制措施争议最大,因为加热烟所需要的烟嘴器具并没有明文规定禁止,台“行政院”过去坚持要开放进口加热烟,“拒烟团体”则希望禁止。林为洲说,原本在协商后,各方面针对加热烟器具达成两点共识:“可以贩卖但不能做广告”以及“20岁以下不可购买”,在场“委员”都同意,因此约定在4日上午进行相关条文修改。结果发现,3日晚迟迟等不到更新条文,林为洲透露,“傍晚卫生福利部门健康署说柯总召(柯建铭)不同意纳管(加热烟载具)!”

  急诊医生耿楠常常在兜里揣着一个指夹式血氧仪,巡视时就测一下病人的血氧饱和度状况,及时关注病人病情变化。“这个病,病情进展特别快。”耿楠告诉记者,她有一次发现一位病人中午还没事,下午一测血氧已经发现不太好,她便开始协调医院床位,半夜十二点转进了ICU。

张国华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