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专家齐聚抚远 共促两国渔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来源: 北青网
2024-06-10 10:47:36

  中新网佳木斯6月9日电 (记者 姜辉)9日,第一届中俄渔业产业合作对接会在“中国淡水鱼都”黑龙江省抚远市举行。会上,来自中国、俄罗斯两国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约100人探讨和分享鱼类生物多样性保育、增殖放流、渔业绿色发展等方面的经验和技术,促进中俄渔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抚远市地处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交汇地带,鱼类资源异常丰富,全市绿色无污染宜渔水域资源超40万亩,成为鲟鳇鱼、大马哈鱼等珍稀冷水鱼繁衍生息的天堂,被誉为“中国大马哈鱼之乡”“中国鲟鳇鱼之乡”“中国淡水鱼都”。2024年,抚远市渔业产值预计将达到7.1亿元人民币。

  会上,佳木斯市委常委、抚远市委书记、黑龙江省政府黑瞎子岛建设和管理委员会主任何大海致辞表示,长期以来,抚远市与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市在商贸往来、人文交流、渔业执法和资源涵养保护等诸多方面开展了深入而广泛的合作。希望通过本次对接会,加强中俄地区间合作交流,推动渔产业科研成果转化,树立抚远冷水鱼品牌,吸引知名企业到抚远投资兴业。

  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市市长克拉夫丘克·谢尔盖·阿纳多里耶维奇致辞表示,目前,哈巴罗夫斯克市的渔业企业生产超过200种自有产品,包括熏制和轻盐鲑鱼、保鲜食品和各种鱼类的半成品等。这些渔业企业准备向中方提供渔业产品,中方可以在哈巴罗夫斯克市自有销售网点购买,也可以直接在工厂购买后通过水运运往 抚远市。

  会上还举行了《抚远市与哈巴罗夫斯克市2024年合作意向书》签约仪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水产养殖领域首席科学家杨弘、俄罗斯渔业联盟主席布尔科娃·奥尔加·尼古拉耶夫娜等专家学者分别围绕中国淡水鱼产业现状及产业技术研发进展、俄罗斯境内鱼类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政策等内容进行主旨发言。(完)

  问:3日,美国务院高官在电话吹风会上称,受中国无人飞艇进入美领空事件影响,美国务卿布林肯已决定推迟访华行程。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陆蒙吉向中新网表示,中国疾控中心最近公布的部分数据提示,新冠病毒目前没有消失,也不能把当前疫情感染情况的缓解当作结束。“这是一种错位的认知。”他说。

  环境资源界的委员中,四成以上是具有上述领域背景的官员,包括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马建华、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司长何广顺、福建省自然资源厅厅长叶敏、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局长余国东等。

  中国自然资源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张维宸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环境资源界的委员有不少在一线工作,他们能提出更合理的建议,“甚至有可能达到一种效果,就是在会议探讨过程中,一些问题就能得到解决,工作落实得更快”。

  军事专家宋忠平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从岛内媒体关注到金门高粱酒这个细节也可以看出,两岸本是一家,酒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春节及喜庆节日喝点白酒是中国的传统,因此这充分说明两岸在文化上是相通的,“所谓把酒言欢,两岸人民本是一家人,体现出合家欢的意境。”

  这份文件题为《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全文共九个部分,包括: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健全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强化政策保障和体制机制创新。

谢永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