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英伟达!科技巨头成立联盟,制定AI加速器连接标准

来源: 格隆汇
2024-05-31 05:38:41

  来源:华尔街见闻

  英特尔、谷歌、微软、Meta以及其他科技巨头周四宣布成立一个新的行业组织——“Ultra Accelerator Link (UALink) 推广组”,意在制定行业标准,领导数据中心中AI加速器芯片之间连接组件的发展,挑战英伟达在AI加速器一家独大的地位。

  联合制定AI加速器连接标准,挑战英伟达

  “行业需要一个可以快速推进的开放标准,这种标准允许多家公司为整个生态系统增加价值,”AMD数据中心解决方案总经理Forrest Norrod表示。“行业需要一个允许创新快速进行且不受任何单一公司限制的标准。”

  广义上讲,AI加速器是指GPU及其他定制设计的解决方案,用于加速AI模型的训练、微调和运行的芯片。UALink提议的标准版本一,UALink 1.0,将连接多达1024个GPU AI加速器,组成一个计算“集群”(pod),意指服务器中的一个或多个机架。根据UALink推广组的说法,基于包括AMD的Infinity Fabric在内的“开放标准”,UALink 1.0将允许AI加速器所附带的内存之间的直接加载和存储,并且与现有互连规范相比,总体上将提高速度,同时降低数据传输延迟,。

  该组织表示,将在第三季度创建一个名为UALink的联盟,以监督UALink规范的发展。UALink 1.0将在同一时间段内向加入联盟的公司提供,而带有更高带宽的迭代版规范UALink 1.1,预计将在2024年第四季度推出。Norrod表示,第一批UALink产品将在“未来几年内”推出。

  英伟达:不想参加,也没必要

  分析认为,由于明显缺少了当今最大的AI加速器生产商英伟达,该组织的成立就是为了挑战英伟达在AI领域一家独大的地位。目前,英伟达AI加速器的市场占有率估计在80%到95%。

  目前英伟达对此事未予置评,但很明显,该公司并不热衷于支持UALink。分析认为,英伟达已经为数据中心服务器内的GPU链接提供了自己的专有互连技术,所以可能不太愿意支持基于竞争对手技术的规范。

  因此,英伟达不想参与,也不必参与UALink。

  微软、Meta、谷歌最有动力

  分析认为,除了AMD和英特尔,UALink的最大受益者似乎是微软、Meta和谷歌,这三家公司总计已经花费了数十亿美元购买英伟达的GPU,以支持其云服务并训练其不断增长的AI模型。它们都希望摆脱英伟达作为AI硬件生态系统供应商过于强势的局面。

  在最近的一份报告中,Gartner估计,今年服务器中使用的AI加速器的价值将达到210亿美元,到2028年将增加到330亿美元。与此同时,Gartner预计,到2025年AI芯片的收入将达到334亿美元。

  谷歌有用于训练和运行AI模型的定制芯片——TPU和Axion。亚马逊拥有几个AI芯片家族。微软去年也加入了这场竞争,推出了Maia和Cobalt。而Meta则在不断完善自己的加速器产品线。

  此外,据报道,微软及其密切合作伙伴OpenAI计划在超级计算机上投资1000亿美元,用于训练配备未来版本的Cobalt和Maia芯片的AI模型。而这些芯片需要某种方式连接——也许这就是UALink的用途。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责任编辑:王许宁

  3月2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人社部部长王晓萍表示,2023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将达到1158万人,招工难、就业难并存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15日表示,世界上181个国家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同中国建交的事实充分证明,同中国建交是顺应历史发展大势和时代进步潮流的正确选择。中方愿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同包括洪都拉斯在内的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三北防护林工程累计完成造林面积超过300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从5.05%提高到13.57%,植被覆盖度从38%提高到56%,有效降低了风沙侵袭强度和频率。

  随着移动互联网与人们生活的加速融合,许多老年人跨过数字鸿沟,体验上网乐趣,活跃在直播间。没想到,却在直播间里各种精心安排的骗局中上当受骗。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搜索发现,此前,多地发布相关政策,鼓励符合相关要求的医生开办诊所或多点执业。例如,2022年,广东卫健委发布《关于印发广东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十四五”规划的通知》,鼓励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经注册后在医疗卫生机构中从事同一专业临床工作满5年的医师,全职或兼职开办诊所。

  手机中各种破解版App很受欢迎。不少消费者贪图便宜,免费使用了这些有问题的破解版App,如同给手机安了“监控”,埋了“地雷”,风险极高。3·15信息安全实验室技术人员对十余款常用的视频、音乐、小说等应用软件的破解版,即盗版版本,进行了实时监测,发现了不少的猫腻。

郑添中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