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闽台青草药文化学术研讨会福建漳州举行

来源: 人民日报
2024-06-22 14:18:14

  中新网漳州4月14日电 (廖珍妹)“两岸除文缘、血缘等各种渊源外,此次参会还感受到两岸医缘和药缘的一脉相承。”台湾中国民俗学会秘书长、成功大学中文系特聘教授陈益源14日表示,两岸专家学者应多交流、常见面,他期待下一届活动到台湾举办。

  12日至14日,以“闽台同脉 草药赓续 药膳流芳”为主题的第二届闽台青草药文化学术研讨会在福建漳州卫生职业学院举行。活动由漳州卫生职业学院、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福建省闽南文化研究会主办,吸引来自美国、马来西亚,及海峡两岸的百余位专家学者同聚一堂,共话青草药文化传承与发展、交流与合作。

  陈益源长期从事闽台民间信仰研究,他介绍保生大帝庙宇中有众多药签,同青草药文化渊源深厚,一脉相承。在他看来,两岸加强共同文化、信仰的研究将造福两岸民众。

  据悉,“闽台青草药”是福建省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千年的青草药是中华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海峡两岸共同信奉的“医神”保生大帝所开创,其文化内涵和医学功效,深受两岸民众推崇。

  在3天的活动中,专家学者围绕药签与 中医文化、青草药资源、药膳养生、青草药赓续等展开学术研讨。

  台湾世新大学行政管理学系教授邱志淳作《闽台中医药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大会发言。他说,共同振兴中医药文化需多面对面交流。“只有交流才能融合与包容,才能有突破和创新。未来期待更多台湾中医药院校的专家教授参会,成果将更丰硕。”邱志淳说。

  马来西亚中医总会副总会长黄胜谦就“青草药在治疗顽固性湿疹的应用与影响”作报告。他介绍,马来西亚闽南人众多,受闽南文化影响,青草药在当地流传甚广。未来他将持续推动马来西亚同中国在青草药文化上的交流互鉴。

  漳州是传统医药强市,名医辈出,“保生大帝”吴夲、“三平祖师公”唐代医僧杨义中等均出自漳州;名药荟萃,汇聚国家中药“片仔癀”、铁皮石斛、金线莲、巴戟天等中草药资源。

  漳州市副市长余向红介绍,闽台两地中医传承渊源深厚,尤其青草药文化已融入两岸百姓的日常饮食起居。目前漳州正深入实施“名医入漳”圆山计划,以推动闽台青草药交流合作深度拓展。(完)

  德国2019年正式启动“中小学数字化协议”项目,计划此后五年每年投入5亿欧元用于学校信息化平台建设。2020年,德国在向欧盟提交的《国家恢复和复原力计划》申请中,明确设置了专项资金支持“教育数字化”计划,用于教师数字教育资源和数字技能的数字设备支出,以及开发德国数字教育平台。

  厦门市文旅局当天对外发布《关于促进文旅市场加快复苏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市民、游客和在厦人员推出系列优惠鼓励措施,通过发放文旅消费券、鼓励招徕游客及支持商业演出等手段,着力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促进文旅市场加快复苏。

  【律师提醒】

  据悉,《甄嬛传》一夜爆红后,郑晓龙、孙俪都成为了海外的“华语剧收视保障”。当2015年《芈月传》在国内开播前,其海外版权就早早被抢卖到多个国家,甚至奈飞都曾提出希望全球同期播出。王乔也回忆,《斗罗大陆》的海外反响非常好,甚至在韩国、泰国的主流网站都曾上过热搜。“其实IP也是这样的。《风起洛阳》在海外发行得也不错,对于我们发行《风起陇西》也是一个积累。”

  宜昌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3年,该市将加快建设宜昌至郑渝高铁联络线、沿江高铁荆宜段、当远铁路、江南翻坝铁路、成品油翻坝管道等项目;开工建设沿江高铁宜昌至涪陵段、十宜高速兴长段、城西高速、沙镇溪长江大桥;加快推进呼南高铁宜常段、市城郊铁路、枝城港疏港铁路、汉宜高速改扩建、宜渝高速、红花套和枝城长江大桥前期工作。

  刘保献表示,北京SO2维持极低浓度水平,燃煤污染治理成绩斐然。2013-2022年,北京市SO2年均浓度稳定达到国家标准并持续降低,2013年为26.5微克/立方米,在2017年达到个位数水平,之后继续下降,2021年、2022年更是进一步下降至3微克/立方米的极低浓度水平,降幅达到88.7%,浓度水平远低于我国北方采暖城市SO2的一般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大城市水平基本相当。

陈明哲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