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在金砖国家同发展中国家外长对话会上的发言

来源: 中国新闻网
2024-06-14 01:46:46

(2024年6月11日,下诺夫哥罗德)

各位外长,各位同事:

  很高兴同新老朋友一道,出席金砖扩员后首次“金砖+”外长对话会。“金砖+”是金砖国家面向广大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重要对话平台,长期以来为金砖发展增添活力、注入动力,已成为南南合作的一面旗帜。今天我们齐聚一堂,既是为加强“全球南方”团结合作而来,也要为世界百年变局提供“南 方答案”。

  这也是一个潮起南方、万象更新的时代。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极大推动了世界多极化进程。一大批国家走上发展的快车道,“全球南方”占世界经济的比重已超过40%。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跨越式发展机遇前所未有。“全球南方”不再是沉默的大多数,而是觉醒的新力量。

  面对当前复杂形势,我们如何于变局中开新局、危机中育新机?中方愿谈三点看法。

  第一,要维护普遍安全,携手应对挑战。全球性挑战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团结才是正道,分裂没有出路。习近平主席着眼全人类安危福祉,郑重提出全球安全倡议,核心是倡导践行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为破解安全困境、汇聚和平合力提供了重要指引。

  我们要恪守安全不可分割原则,尊重各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照顾彼此的正当合理关切,把本国安全同各国安全更有机结合起来。要坚持政治解决热点问题,推动以对话解争端,以协商化分歧,以合作促安全,携手应对各类安全挑战,为国际事务注入更多稳定性。

  在乌克兰问题上,中方站在公正、客观一边,坚持劝和促谈,主张在条件成熟时召开俄乌双方认可、各方平等参与、公平讨论各种和平方案的真正的国际和会。在巴勒斯坦问题上,中方坚定同阿拉伯国家站在一起,全力争取加沙地区立即、永久停火,释放所有被扣押人员,为加沙民众提供基本生存条件,尽快重启“两国方案”,实现巴勒斯坦独立建国,彻底解决这一延宕大半个世纪的历史不公。

  第二,要坚持发展优先,汇聚进步合力。经济全球化存在的问题只能在全球化的发展中解决,单边行径和保护主义只会损人害己。我们要共同反对将经济问题泛政治化,推动全球化朝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要加强发展战略对接和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构筑全球金融安全网,维护全球产供链稳定畅通,为各国发展营造有利外部环境。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始终不忘同广大发展中国家携手同行的初心。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得到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已支持实施200多个项目。我们要共同吹响重视发展、共谋合作的“集结号”,以联合国未来峰会为契机,让发展议题真正置于国际议程中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聚焦解决发展中国家在减贫、粮食和能源等方面的迫切需求,让发展成果惠及所有国家、所有阶层、所有人群。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强在新型工业化、人工智能等领域合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让各国人民都拥有充满机遇的未来。

  第三,要坚持公平正义,完善全球治理。70年前,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新兴力量发展崛起的历史潮流中应运而生。“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成为国际社会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共同遵循的国际关系准则。历史启迪我们,顺应时代潮流,才能得民心,更能利天下。坚持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才能行得稳,更能走得远。

  今天我们又一次站在单边还是多边、双输还是共赢的十字路口。以史为鉴,我们要共同在国际事务中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全球的事务要由大家商量着来办,国际规则应由各国共同制定和遵守,治理的成果也要由大家一起来分享。要坚持和捍卫真正的多边主义,维护联合国在国际体系中的核心作用,维护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要倡导不同文明互学互鉴、和合共生,鼓励和支持各国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要打破一讲多极化就是少数几个大国的传统叙事,推动实现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为完善全球治理发出更响亮的集体声音,发挥更强大的集体力量。

  各位同事,

  金砖国家始终同广大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站在一起,同呼吸、共命运。中方支持金砖继续敞开大门谋发展、张开怀抱促合作,欢迎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加入金砖大家庭。

  2022年12月中下旬,他注意到,西安有一位28岁的年轻小伙,感染后在家中捂了多天,病情加重才去医院,最终被送进ICU,上了ECMO,但仍未抢救过来。而不少老人,也在感染后出现“沉默性缺氧”的问题。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日前发布消息称,2023年,该集团计划安排50余次宇航发射任务;空间站工程进入应用与发展阶段,空间站转入常态化运营模式;全面推进探月工程四期和行星探测工程,开展嫦娥七号、天问二号等型号研制工作;完成长征六号丙运载火箭首飞等任务。

  “综合ICU主要收治年龄非常大,并且需要机械通气的病人,专科ICU可以做一些生命体征的监测和基本的呼吸支持。”冯晓梅说,“但是(人力)资源不够,我们从其他科室抽调医生,扩充到ICU。”

  在北京朝阳医院,院方组建了15个综合救治病区,开放538张床位数,其中危重症监护床位69张,收治急危重症患者,疏解急诊压力。在四川省人民医院,ICU床位从200余张扩张到500余张。在广州,市财政投入8.95亿元,采购医疗设备2.2万台,打算将ICU重症救治床位从455张,增加至1385张。

  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作为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高地,新征程上的自贸试验区的成绩单将更为亮眼。

  “我们现在就不考虑(床位)应该扩充到多少,而是到底哪间屋子里边能放张床,有氧气。”冯晓梅告诉记者,“有地方,有人员,有氧气,有基本的输液能力,那就收病人。”一些科室病床摆满后,再扩充的病床只能加在楼道里。

黄馨慧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