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脉华章|千年窑火 生生不息

来源: 中国长安网
2024-06-06 15:26:42

  编者按: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新时代以来,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呈现出新气象、开创了新局面。一个个文化遗产从传统到现代,连接历史与未来,成为世界认识中国、中国走向世界的生动文化名片。央视网《联播+》栏目特推出“薪火相传”系列策划,从文化传承中感受中华文脉底蕴。

  联播+在凭“瓷”生辉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浙江龙泉,坐落着国内唯一一座全面系统介绍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的专题博物馆。

  这座博物馆的建成,与习近平总书记息息相关。

2021年6月拍摄的龙泉青瓷博物馆。

2021年6月拍摄的龙泉青瓷博物馆。

  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始于三国两晋,兴于宋元,是与宋词、宋画等并列的“文化符号”,也是迄今为止唯一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陶瓷类项目。公元12—15世纪,龙泉青瓷不仅在中国流行,而且被世界瓷器市场追捧,影响和引领着当时世界各地陶瓷器的审美与生产。

  2005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到龙泉调研,当地汇报龙泉窑枫洞岩遗址考古发掘取得重大成果,但现有博物馆无法容纳出土文物。习近平当场表示,龙泉青瓷是民族文化的瑰宝,有必要建一个青瓷博物馆。他还特别叮嘱当地干部,新馆不一定规模很大,但一定要有个性和特色。

  很快,补助资金落实到位,博物馆建设项目随之启动。

  当时的龙泉是个山区欠发达县,财政紧张。龙泉人说:“没有习书记的支持,我们根本不敢想建这么一个博物馆,龙泉青瓷文化也就得不到很好的弘扬发展。”

  2010年起,龙泉青瓷博物馆对外开放,向世人生动述说着龙泉瓷业的兴起、鼎盛、衰落和复兴。

2021年9月14日,浙江省博物馆,观众在拍摄北宋龙泉窑执壶(左)和龙泉青瓷艺人刘杰制作的执壶。

  2021年9月14日,浙江省博物馆,观众在拍摄北宋龙泉窑执壶(左)和龙泉青瓷艺人刘杰制作的执壶。

  如今,在龙泉这个人口不足30万的小城,青瓷行业从业者有2万余人,平均每1000个龙泉人中就有一位知名度较高的青瓷工艺美术大师。

  在龙泉窑的起源地和中心产区,还建起了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身处其中,人们可以零距离参观加工泥料的场所、制作陶瓷的作坊等遗迹,还可以了解考古发掘和文物修复工作。

  在龙泉青瓷产业园,青瓷创客将科技和时尚元素注入青瓷生产,开发出兼具实用与美感的“青瓷+”创意产品。2017年起,龙泉深度开发青瓷传统烧制技艺,推出名为“不灭窑火”的文旅IP,重塑龙泉青瓷的烧制风俗。

  从历史走向未来,千年窑火,生生不息。

2022年7月23日,杭州国家版本馆屋顶的木构和青瓷门扇相映成趣。

2022年7月23日,杭州国家版本馆屋顶的木构和青瓷门扇相映成趣。

  杭州国家版本馆入口处,约7万片纯手工烧制的青瓷片组成青瓷门扇,开时美轮美奂,合时别具一格,吸引无数人观光“打卡”。

  习近平总书记说龙泉青瓷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一定要好好保护、传承和弘扬”,龙泉人从未忘记。

  融入青瓷元素的手机共鸣音箱远销海外,能给手部按摩的青瓷杯成为都市白领追捧的养生“神器”……一代代青瓷艺人守护着这一抹“青绿”,挖掘青瓷的无限可能。

  G20杭州峰会的“青莲”茶咖具、杭州亚运会的“龙泉瓷娃”……这些年,龙泉青瓷频频亮相国际舞台,以更丰富的样式、更青春的面貌为更多人所知。

  今年“五一”假期,龙泉青瓷博物馆接待观众超过2.6万人次,同比增长30%,其中大多数是年轻人。

  龙泉青瓷博物馆前立着一块“关怀石”,上面记录着习近平总书记关心支持该博物馆建设的故事。它见证着,龙泉青瓷的千年窑火,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

  总监制丨骆红秉 魏驱虎

  监 制丨王敬东

  主 编丨李璇

  策 划丨李珊珊

  编 辑丨蔡纯琳

  AI瞬息视觉丨颜妮 张紫曦

  校 对丨李丹 孙晓媛 宋春燕 梁雅琴 娄郝

  出 品 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陈礼忠认为,规划和建设适合时代发展的工艺美术产业园,可以为工艺美术产业的稳定持续发展提供硬件支撑。他建议由政府提供工艺美术产业园用地,尽量靠近中心城区,同步配套政策和资金扶持。

  其二是关于鼓励领军药企共建临床研究中心的建议。文德镛认为,建设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临床研究中心是一个长期且具有挑战的系统工程,仅仅依靠国家的拨款和医院的独立运营难以保障高水平的成果产出,建议政府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共建,特别是具备综合实力的医药领军企业。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金边1月12日电 (欧阳开宇 余湘珺)在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之际,柬埔寨中国商会会长林士强率队慰问援柬中医医疗队。

  潘泽军说,4岁的外孙女每次生病,他都要喂上几口黄桃罐头,“也算是对孩子的一种祝福”。

  要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紧紧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我国耕地家底并不丰厚,以占世界9%的耕地,养活世界近20%的人口,人地关系紧张是基本国情。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才能把有限的耕地资源用足用好。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我国农业科技进步有目共睹,但也存在短板,其中最大的短板就是种子。种源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下决心把我国种业搞上去,才能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新征程上,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打好种业翻身仗,方能不断夯实粮食生产物质基础,持续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北京环球度假区品牌管理及企业赞助合作副总裁华峰表示,“新春佳节是中国传统文化里的重要节日,我们希望用主题公园的方式为大家呈现独具特色的节庆主题活动,打造’北京环球度假区’的独特年味。期待在北京环球度假区欢度中国年能为越来越多的游客带来新春仪式感,‘环球中国年’也能够成为春节新年俗之一。”

胡财东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