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药监局:我国罕见病治疗药物上市数量大幅增加

来源: 人民日报
2024-06-14 22:12:00

  黄果介绍,近年来,国家药监局通过深化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引导和服务药品创新研发,不断完善标准、优化程序、提高效率、改进服务,释放加快“新药好药”上市的政策红利,一大批创新药、创新医疗器械获批上市。据统计,2022年至今,累计 批准创新药品82个、创新医疗器械138个,仅今年前五个月已经批准了创新药20个、批准了创新医疗器械21个,其中既有大家比较关心的CAR-T、单克隆抗体等新生物技术产品,也有创新中成药,还包括采用全磁悬浮技术的人工心脏产品、采用人工智能技术的CT图像辅助检测软件等。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来看,都处于全球前列。我国的创新药发展势头强劲,未来可期。

  黄果介绍了国家药监局采取的主要措施:首先,在健全鼓励创新机制方面。针对重点产品,按照“提前介入、一企一策、全程指导、研审联动”的原则,在标准不降低、程序不减少的前提下,改进和加强沟通交流服务,让注册申请人及早夯实研究基础,可以“少走弯路”。同时,持续贯通“突破性治疗药物”“附条件批准”“优先审评审批”“特别审批”等四条快速通道,加速推进临床急需、重大疾病防治等新药的审评审批。

  其次,在服务临床用药需求方面。将临床急需的短缺药、儿童用药、罕见病用药、重大传染病用药、疾病防控急需疫苗和创新疫苗等纳入加快审评审批范围,鼓励以临床为导向、以患者为中心的药物研发。例如罕见病治疗药物,2022年批准上市3个,2023年批准45个,2024年前五个月已经批准24个,可以说罕见病治疗药物上市数量大幅增加,让很多罕见病患者不再无药可治,能够切实受益。

  还有,在接轨国际审评标准方面。从2017年6月加入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ICH)以来,至今已经采纳实施了全部68个ICH指导原则,这意味着我国药品审评的技术要求与国际全面接轨,也意味着我国的药品监管部门、制药企业、研发机构可以更多参与国际规则和标准从制定到实施的全过程,还意味着全球同步研发的新药可以按照同样的规则,在我国同步申报、同步上市。目前,已经有创新药利用国际多中心临床数据在我国实现了“全球首发上市”,这可以让我国患者更早更快享受到全球最新的药物研发成果。

  漫步在文化展现场,400余件展品讲述着体育文化的历史脉络,展现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捶丸体验区前,众多冬奥志愿者和工作人员为孩子们介绍规则,感受古人的智慧;火炬墙、奖杯墙、奖牌墙前,志愿者们纷纷驻足打卡,分享自己的冬奥故事。走进冬奥主题展区,13名北京冬奥会冠军的亲笔签名,将人们的记忆带回冬奥赛场。

  消费成为新“引擎”

直通花桥的魔幻游站,

  有参赛选手表示:“不管是工作、学习还是生活,我们都要有勇攀高峰的精神,做一个‘攀登者’。只有从社会需求出发,传播不同学科的科学知识,让科普与科研‘双向奔赴’,才能共同点亮科学的星火。”(完)

  月上枝头,这场跨昼夜连贯演练落下帷幕。疲惫的队员们来不及休整,便走进评估室,展开复盘研讨查找不足。

  但在宋亮看来,整体而言进口牛奶对于国内牛奶消费是一个重要补充,特别是国内外牛奶成本存在差距,因此部分进口牛奶的价格实际要低于国内同等产品,也会吸引部分消费者。而且本身部分消费者对进口牛奶也有偏好,因此未来一旦局势好转,进口牛奶的市场还会逐步恢复。

袁冠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