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藏学府”拉卜楞寺6.8万余函藏文古籍建档归案

来源: 光明网
2024-06-11 13:32:27

  中新社兰州2月5日电 (闫姣)享誉“世界藏学府”的拉卜楞寺,其数字化进程近年来备受关注。拉卜楞寺文物管理委员会成员更登丹巴5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正在为库存6.8万余函古籍善本“编纂目录、建档归案”,为数字化文物保护奠定基础。

  “此次古籍整理工程开始于2000年,寺院近30名僧人参与,每年共计有4个月时间整理。”更登丹巴介绍说,此次预计分级分类存藏不同类别古籍,“专架”管理珍贵古籍,使得藏传佛教经典文古籍得到永久保存。

  藏经楼是拉卜楞寺最具有保护和传承价值的一座图书佛殿,藏有藏传佛教稀世珍本以及医药类、声明类、语法类、修辞类、声韵类、天文历算类、育读类等书籍。有用金汁、银汁、珊瑚、珍珠等珠宝粉汁书写的经典经书,丝线刺绣的《善为经》,有距今流传千余年的佛教珍藏孤本。

  更登丹巴特意强调,“藏经楼还藏有近千名得道高僧的手抄本,以及古代典籍永乐大典(藏语版),非常珍贵。拉卜楞寺目前藏有版本最多的《大藏经》。”

  据更登丹巴讲述,藏经楼古籍于1958年进行过首次系统整理,并编制《拉卜楞寺总书目》,便于后世保存及研究。但后来部分流失,现藏古籍系从各部落、村庄以及寺院收集而来。

  为了更好地保护藏文古籍,拉卜楞寺设有专门的古籍专用书库,专门的僧侣负责保护、整理古籍和古籍修复等工作。记者2月初走访藏经楼时看到,共三层的楼体内摆满了书架和书籍,一二层为未建档书籍,第三层已分类文法类、同义辞藻类、工艺类等,并注明编号、缺页情况。

  拉卜楞寺位于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至今有三百多年历史,是藏传佛教格鲁派最大的寺院之一,也是中国藏经数量最大、学术水平最高、杰出学者众多的藏传佛教寺院,1982年被中国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完)

  正在举行的2023年浙江省两会期间,“医养结合”成为部分浙江省人大代表和浙江省政协委员的关注点。他们认为医养结合过程中,“医”是关键,并建言从完善医疗服务体系上寻求突破口。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北京1月15日电 15日,足协杯决赛在苏州举行。山东泰山击败浙江队夺冠,成功卫冕足协杯冠军。

  廖和明介绍,2022年,投资50多亿元的“国字号”重点农业水利工程桂中治旱工程主体完工,594公里骨干渠系全线通水,来宾市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极大提升,彻底改写“靠天吃饭”的发展格局,“桂中旱片”将蜕变为“桂中富片”。

  成绩来之不易,信心弥足珍贵。省政协委员、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朱晓宁说,形势越是严峻复杂,越要保持定力和耐心:过去一年,企业从技术研发、管理机制、人才培育等方面勇于创新,瞄准了市场机遇,取得了收获,“2022年,我们顶住了由于疫情造成的基础设施项目难以开展、人员难以出行、技术交流难以正常化等压力,取得了国内和海外业务高质量的双增长,并获得江苏省省长质量奖。”

  在广州一家广告媒体工作的敖女士是土生土长的香港人,因工作关系经常要往来粤港两地。疫情期间,她去香港和回内地都要隔离,感觉非常不方便。这次粤港两地高铁恢复通车并增设广州东站让她感到非常兴奋,“我在香港和广州的家都在高铁站附近,从广州东站坐高铁去香港非常方便,在香港的弟弟和侄子都盼着我快点回去过春节。”

  主体活起来。

冷德友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