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说】美国用药过量危机十年内已致超32万儿童失去父母 医学专家:这是令人痛心且本可避免的悲剧!

来源: 九派新闻
2024-06-05 23:22:38

  中国日报网5月10日电 综合美媒报道,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数据显示,2011年至2021年期间,有近65万名年龄在18岁至64岁之间的美国人因用药过量死亡,而首次对全美在这一期间失去至亲的儿童人数进行的研究显示,这十年间,有超过32.1万名儿童因父母用药过量而失去至亲。与此同时,用药过量危机对美国少数族裔社区造成了不成比例的影响。

美国《时代》周刊(Time)报道截图

  据美国《时代》周刊(Time)8日报道指出,这项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国家药物滥用研究所(NIDA)、美国药物滥用和心理健康服务管理局(SAMHSA)以及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的研究人员共同主导并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精神病学》(JAMA Psychiatry)上的一项新研究发现,在上述这十年间,因父母用药过量而失去至亲的儿童比例增加了一倍多,从每十万人中27人上升至63人。这一令人震惊的数字表明,当面对日 益严重的用药过量危机时,美国有义务“全面解决个人、家庭和社区的需

  研究发现,2011年至2021年期间,非拉丁裔美国原住民/阿拉斯加原住民子女的父母因用药过量而失去生命的比例一直最高。该群体2021年每十万名儿童中有187名儿童受到影响,是非拉丁裔白人儿童和非裔儿童的两倍多。年龄在18至25岁之间的非裔父母的孩子同期经历了年死亡率上升最快的情况。这样的结果凸显了用药过量危机对美国少数族裔社区造成了不成比例的影响。

  据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NPR)报道,这项研究的作者、NIDA所长诺拉·沃尔科夫(Nora Volkow)博士说:“我们很少谈及美国用药过量致死危机对儿童的影响。”根据以往的研究,经历过父母或主要照顾者死亡的儿童面临着一系列健康和教育状况不佳的风险。沃尔科夫还表示:“看到几乎有一半的用药过量致死者都有孩子,这令人痛心。没有家庭应该因为用药过量而失去亲人,而每一起死亡都是本可避免的悲剧。”研究人员表示,这项研究凸显了帮助美国家庭打破代际药物滥用循环的重要性。

  埃斯特·奈斯比特的两个孩子因吸毒过量而丧生,她的孙辈是在吸毒过量疫情中失去父母的32万多人中的一员。(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报道截图)

  SAMHSA负责人米里亚姆·德尔芬-里特蒙(Miriam Delphin-Rittmon)同样认为:“这些数据表明,不仅有色人种社区存在用药过量致死的差异,而且强调了美国未来应对用药过量危机的需要,以全面解决个人、家庭和社区的需求。”这项研究同时指出,有必要在预防、治疗、康复和减少伤害服务中采用“文化敏感”的方式,消除种族和族裔在获得这些服务方面的不平等现象。

  据NIDA网站报道,CDC主任艾莉森·阿瓦迪(Allison Arwady)说:“因用药过量而失去父母的儿童不仅会感到个人悲痛,还可能产生连锁反应,如家庭更加不稳定。我们需要确保家庭拥有资源和支持,从一开始就防止用药过量的发生,并处理好这种创伤性事件。”

  (编译:马芮 编辑:高琳琳 韩鹤)

  【责任编辑:马芮】

  江苏省台湾同胞联谊会在一份集体提案中,列举了一些台资中小企业在推进“智改数转”时遇到的问题:对“智改数转”的认识还不够系统深入,造成不会转;前期生产流程再造的投入成本较高,造成不愿转;对“智改数转”后的未来预期收益不确定,造成不想转;适合中小企业的专业配套服务商较少,造成不敢转。

  从古至今,对于这个神秘的人体器官,人类一直没有停止探索的脚步,早在19世纪,医生通过研究死者的颅骨物理特征,发展出“颅相学”的理论,20世纪之后,随着各项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脑的认识逐渐深入。从2013年起,美国、欧洲、日本分别启动了大型“脑科学”计划,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我国对基础研究的支持也在不断加强,从十三五规划到十四五规划,脑科学都被列为重点前沿科技项目。2021年,酝酿多年的“中国脑计划”---“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正式启动,项目主要围绕全脑介观神经联接图谱,国际大科学计划、重大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脑健康和医疗产业、脑机智能技术,类脑智能产业三个方向展开,2023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指出,我国在脑科学领域取得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原创成果。

  新华社日内瓦1月13日电(记者陈斌杰、姜雪兰)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会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朱莉娅·辛普森日前接受新华社视频专访时表示,中国游客将为全球旅游业复苏注入动能,未来十年全球旅游业将迎来高速增长。

  陈伟栋指出, “元宇宙”的发展还需找准定位,制定政策进行精准引导。他直言,如何针对 “元宇宙”特点和所处发展阶段的差异性,寻找上海在 “元宇宙”价值链中的定位,并在政策上做精准引导和支持是一大挑战。

  2022年,侯俊探索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建设高山特色农产品加工厂、乡村酒店、高山果蔬采摘园,不断延长农业产业链。目前,整个项目已投资7000多万元,通过村集体经济入股、土地流转、村民务工等利益连接方式,每年支付村民务工工资120多万元、土地流转金60多万元、村集体分红40万多元,带动当地400多户村民就业增收。

  <strong>三年艰苦卓绝赢得三个宝贵“窗口期”</strong>

李大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