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3882公里 缕缕书香飘昆玉

来源: 知识网
2024-06-01 00:32:12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青 见习记者 刘琳

  “我代表皮山农场中学师生对你们表达最衷心的感谢。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将珍惜阅读机会,让缕缕书香传遍校园的每个角落!”新疆昆玉市皮山农场中学师生收到一份充满书香的“六一”礼物,学生代表阿依努尔麦提发言时激动地说。

图为新疆昆玉市皮山农场中学学生代表阿依努尔麦提发言

  5月30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与新疆对口援助单位、皮山农场联合举办“检察蓝照亮成长路”主题读书会。活动采用“两地连线”方式,在海淀区检察院设主会场,在皮山农场中学设分会场。

活动采用“两地连线”方式举行,图为分会场皮山农场中学

  在分会场,皮山农场中学师生收到的礼物,正是海淀区检察院全体干警捐赠的280本书籍。“披星戴月走过的路,总会繁花遍地”“愿书带你去更广阔的世界”“心怀梦想,奔向远方”一本本崭新的书籍,扉页上写满了字迹娟秀的爱心寄语。同学们忘我阅读,时而细细翻看,时而低声讨论。

图为分会场皮山农场中学

  “这次活动是我们与对口援建单位以及皮山农场的一次‘热情约定’。就是要在今年六一儿童节前夕,把这批书籍送到皮山农场中学孩子们手中,并通过现场连线荐书赠书的形式,共同携手将热爱祖国、弘扬法治、民族团结、阳光向上的种子播撒在南疆青少年的心灵深处。”海淀区检察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院工会主席辛东卿说。

  不畏山海之远,不拒涓滴细流。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 睛和格外专注的神情,让这份跨越3882公里的心意实现“双向奔赴”。

图为“检察蓝照亮成长路”主题读书会“好书分享”环节

  在“好书分享”环节,主会场的嘉宾们在线分享“心头好”:

  有感人的“红色故事”——北京市八一学校德育主任、大队辅导员李艳燕推荐好书《一百岁的红领巾》。“这本书把‘红领巾’一百年的历程以故事形式呈现,让少先队员们知道如何把自己的愿望与国家发展相结合,获取成长力量!”

  有难得的普法“工具书”——海淀学区管理中心工会主席吴莹推荐《用什么保护自己——漫画民法典》。“这本书的主题是讲述少年儿童法治教育,让孩子们感受法治魅力,提升规则感,远离违法犯罪行为。”

  有实用的“护花宝典”——北京超越青少年社工事务所副主任李涵推荐《重要的“性”影响孩子一生》。“性教育其实是一种爱的教育、责任的教育,和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通过这本书,可以学到对性应该有什么样的态度、性知识都包括什么。”

  此外,海淀区检察院第七检察部干警徐梓昊专门为刚迈入初中不久的同学们推荐了一本答疑解惑的书——《林良爷爷的30封信》。主会场认真的分享氛围也穿透了屏幕,带动着皮山农场中学师生一起热烈讨论。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载体,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检察蓝照亮成长路”主题读书会点亮一盏灯,照进美丽南疆,滋养渴望知识的心灵,为孩子们照亮成长路。

图为“检察蓝照亮成长路”主题读书会赠书环节

  “对口援疆是国家战略,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是对口援疆工作的纲和魂。这次活动是深入开展文化润疆,贡献北京援疆力量的一次有效举措,对于教育引导皮山农场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北京市海淀区委政法委副书记、皮山农场党委副书记、副场长(援疆)高超表示。

  <strong>满足民营房企合理融资需求</strong>

  全力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农工党山西省委提出“市场主体倍增”视角下优化该省营商环境建议,要用好信息化、制度化手段,推动惠企政策落地生根;探索大数据智能审批,扩大政务服务“不打烊”“不见面”覆盖面;探索“小切口”立法,稳定市场主体创新创业预期。

  近日,记者走进太原市晋源区五府营村的“稻荷听泉”小院,郑永强正带领几位厨师在灶台前忙碌着。剁肉声、切菜声、水沸声,组成一曲“厨房交响乐”,厨师们各显其能,将一道道美味宴席菜摆在操作台上,阵阵香气扑面而来,充满浓浓的年味。

  我国毫无保留分享疫情信息。第一时间向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疫情,第一时间确定病原体,第一时间向世界分享病毒基因序列,第一时间公布诊疗方案和防控方案,为国际社会疫情防控、疫苗和检测试剂研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把群众体育健身需求纳入城市规划刚性要求,以县城为单位推进健身场地补短板行动,大力推动新建改建体育公园,支持开展普通公园改体育公园试点,促进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全面发展。本期《首席说两会》,听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首席记者李佳雨来谈谈全民健身时代四川的体育故事。<br />  本期的故事从一个旱雪场展开。<br />  这家旱雪场是位于成都市新都区的尖锋旱雪四季滑雪场,随着在北京冬奥会赛场上,中国队运动员谷爱凌、苏翊鸣等人的精彩表现而被聚焦。它是谷爱凌在国内唯一使用过的训练场。在谷爱凌获得北京冬奥会金牌后,时任国家体育总局局长苟仲文在赛后致电,肯定了成都在谷爱凌训练中发挥的作用。<br />  时间过去近一年,我们发现,后冬奥时代冰雪运动在四川的热度不减。作为全球低纬度冰雪观光旅游资源最丰富、最集中地区,在四川,我们看见了由一群听障学生组成的滑雪队,成立3个月后在全国残运会上夺得铜牌;也看见了72岁的“滑雪狂人”钟铀,一年内“打卡”雪场147天。数据显示,2022年,四川全年参与冰雪运动人数预计突破1000万人次。可以说,冰雪运动正大步走进寻常百姓家。<br />  若是再将视角放大,体育运动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br />  大的是,仅去年一年,四川就建设了576个便捷多元的场地设施项目,服务群众超4000万人次,全年举办6500场(次)县级以上赛事活动。到2025年,四川体育产业总规模有望达到3200亿元。小的是,运动给个体带来的感动。有68岁的“花游男神”耿耀志6年水下练习的坚持;近4万人现场见证成都蓉城刮起的“红色风暴”;还有16岁彝族小伙乃博宁林走出大山,抵达卡塔尔世界杯开幕式现场的动容……<br />  在大与小之间,运动架起了人与人、人与城市之间的连接和温度。背后每一个微小的幸福感,正汇聚成城市发展的新动能。数据显示,2021年四川体育产业总规模接近2000亿元,占当年四川GDP比重的1.36%。<br />  2023年,在四川体育的“蓝图”下,“全民健身”依旧是关键词。那是家门口的世界级比赛,有成都大运会蓄势以待;更是“15分钟健身圈”全覆盖的期待……<br />  “体育是全社会共同的语言”,新的一年,天府大地上,全民健身,正孕育着更多可能性。

刘家友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