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方白鹳之乡”超120对东方白鹳产卵 孵出350只“鹳宝宝”

来源: 半岛晨报
2024-06-12 20:45:33

中新网哈尔滨6月12日电(记者 王妮娜)“今年,我们目前监测到的东方白鹳繁殖对至少有120对,目前已孵化出350多只‘鹳宝宝’,是历年来繁殖最多的一年。”黑龙江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科研宣教科科长朱宝光12日说。

黑龙江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位于东亚—澳大利亚候鸟迁飞路线上,有“中国东方白鹳之乡”之称,是国际濒危物种东方白鹳全球两大主要繁殖区之一。

根据今年春季候鸟监测数据显示,今年观测 到有120对东方白鹳在保护区内筑巢繁殖,从3月末开始进入繁殖期。

“与往年相比,今年是繁殖大年。每对东方白鹳繁殖小年只产两到三枚卵,今年大多数巢都生产三或四枚卵。”朱宝光说。

这个保护区面积是218万平方公里,目前有120对东方白鹳,是全球东方白鹳繁殖种群密度最高的地区。今年,为了更好地保护东方白鹳种群,该保护区自东方白鹳巢穴附近安装了视频监测设备,可以对东方白鹳的孵化繁殖习性等进行更精确地观测。

“今年3月末,东方白鹳迁徙回来后,先简单修筑一下巢,然后产蛋,第一枚东方白鹳的蛋生产于3月26日,东方白鹳的繁殖习性是隔一天产一枚蛋。产蛋后,东方白鹳会用鸟喙翻转卵,让卵可以受热均匀,孵化出更多的鹳宝宝。”朱宝光说。目前,最大的“鹳宝宝”出壳已经有50多天了。

今年,保护区将于6月20日开始东方白鹳繁殖种群调查。(完)

  我们也注意到,美国也对中加所做的外交努力表示了感谢,并强调希望能与中方在相关方面进行更深入的合作。这一幕在当下的国际关系中是不多见的。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中国从一个跟随者,到积极的参与者,再到引领和推动者,角色的变化带给世界的影响是正向和积极的。中国经济发展对世界是红利,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同样被证明对世界是红利。就此而言,COP15超越东西差异、南北鸿沟达成的历史性协议,让我们看到了人类采取共同行动应对全球性挑战的可能与希望。

  张雨茜比较担心的是,农村老年人防护意识上比较差、又爱聚集,一旦疫情进入村庄,很可能一下子破防,疫情传播的速度将难以控制。她说,村民基本不买新的口罩,可能半年、一年才会换一次,即便到医院发热门诊就医,医生也很难说服他们佩戴口罩。

  在居民消费与政府投资中更侧重前者,这也符合众多经济学者的期待。张军表示,希望决策层能够在这一问题上做出改变。“一些重大的投资项目推迟一段时间不存在问题,而经历三年疫情,一些家庭,特别是一些自雇型中低收入家庭的刚性支出存在较大困难,政府应该填补这一缺口,确保这部分消费支出恢复。”

  对于此项研究,赵宇表示,虽然在国外也有类似的研究结果呈现,但是此项研究主要是基于以前的病毒毒株,至于现在所流行的奥密克戎毒株是否也有这个规律,尚待研究。“但总体来看,我认为这个保护作用还是存在的。”

  海尔医疗器械旗舰店客服表示,目前血氧仪有现货,但订单发货时间在24号左右。“由于订单量暴增,仓库打包员人手有限,已经在加班加点地给各位打包发货了,市面上的血氧仪基本都是差不多的情况。”客服人员说道。

  和其他病毒感染一样,奥密克戎感染后也有一定概率诱发心肌炎。但通常心肌炎在病毒感染后期或1-2周后,和病毒相关免疫反应有关。除了心率增快,心电图会有变化,心肌标志物会显著增高。

李政霞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