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七巨头”时代下 华尔街转向集中投资策略追求超额收益

来源: 浙江日报
2024-06-05 01:14:40

智通财经APP获悉,在当今全球最大的股票市场中,主动型基金管理人正面临华尔街的严峻挑战。在被动基金通过追踪基准指数便能轻松获得巨额收益和新资本的时代背景下,股市指数的新高往往由少数大型科技公司所推动。

面对这一局面,一些选股者开始转向高风险策略,寻求超额回报。他们不再遵循华尔街“分散投资,否则就被淘汰”的格言,而是选择押注于少数利润丰厚的美国公司。

彭博情报的Athanasios Psarofagis汇编的数据显示,去年有88个交易所交易基金(ETF)上市,这些新上市的ETFs各自持有的股票数量都少于50只。相比之下,在2010年代(即2010-2019年),平均每年只有19个这样规模的ETFs上市。从更广泛的角度来看,新成立的股票型ETFs的平均持股数量已经减少至201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根据BI的数据,今年的平均水平大约是136个股票。同时,共同基金的情况也类似。

这些投资者的想法是,在少数超级市值公司主导收益的市场中,集中大量资金投资于精选的少数股票,将有助于他们脱颖而出。

然而,这是一种赌博。虽然缩小投资范围可以提高超越基准指数的概率,但这同时也增加了犯错的风险。自1990年代初以来一直管理集中基金的南希·滕格勒(Nancy Tengler)认为,对于那些相信自己具有优势的基金经理来说,这是值得冒的风险。

Laffer Tengler Investments的首席投资官滕格勒指出:“投资组合经理们常常过度分散投资组合,从而削减了总回报。”

拉弗·滕格勒集中股票策略,即所谓的仅持有十几个“最佳想法”,在2022年下跌25%之后,去年的回报率达到了39%。自2019年底以来,该策略的年化回报率平均约为13%,略高于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的约11%。

在难以找到能够实现超额收益的股票的市场中,规模较小的投资组合变得受欢迎。美国银行的数据显示,去年标普500指数中只有27%的成分股跑赢了基准指数,这使得超越基准的目标变得更加困难。

目前,标普500指数的前五大股票——微软(MSFT.US)、苹果(AAPL.US)、英伟达(NVDA.US)、亚马逊(AMZN.US)和Meta Platforms(META.US)——占指数价值的四分之一以上,并且它们的影响力还在不断增强。人工智能的热潮加上最佳收益,构建了一条难以逾越的护城河,推动基准指数走高,令选股者感到困惑。

尽管这些事实可能是放弃主动选股而选择紧紧拥抱指数的理由,但一些基金经理却选择了相反的做法:缩减投资规模,将财富寄托在少数影响力较大的股票上。彭博情报的数据显示,在过去三年中,35%的最集中股票ETF的表现超过了标普500指数,而最不集中的股票ETF只有17%。

然而,尽管较低的分散化可能提高超越基准的概率,但错过的痛苦也会更加剧烈。2023年,表现最差的高集中度ETF落后近20%,大约是集中度最低基金落后者的两倍。

摩根士丹利投资管理公司的安德鲁·斯利蒙(Andrew Slimmon)认为,只要谨慎实施,高信念投资法就能发挥作用。提高投资组合的“主动份额”是选股者获得报酬的职责,也是展示才华的主要方式。

“随着时间的推移,你的主动份额越高,管理者的表现就越好,因为如果你只拥有20只股票,那么你的优秀与否就会变得非常明显。”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事实上,基金的回报如何受到其对特定股票或行业的权重影响,并非新概念。这是资金管理领域研究最多的主题之一,其中“主动份额”等术语构成了其核心原则。这项研究试图理清运气和技巧在主动投资中的作用,阐明任何超额回报是否值得支付费用和波动性。

然而,最近的研究表明,从长期来看,市场本身就不利于任何试图可靠地找到产生阿尔法收益的赢家的人。根据前纽约大学教授兼量化经理安蒂·佩塔吉斯托(Antti Petajisto)的研究,在过去一个世纪里,美国3000只最大股票的10年期平均回报率落后于大盘基准7.9个百分点。

布鲁克林投资集团现任股票主管佩塔吉斯托(Petajisto)写道:“长期来看,集中持有股票的股票表现不佳的可能性要比表现优于整体股市的可能性大得多。试图冒险找出那些回报超额的少数股票并不是一个好主意。”

根据Bloomberg Intelligence的David Cohne汇编的数据显示,在过去10年中,只有26.4%的持股少于50只的美国共同基金的表现超过了基准指数。而持股较为分散的基金表现稍好,但优势并不明显:大约36%的基金在同一时间段内超越了基准指数。

但与任何数据集一样,总会有例外——仅凭这一点就足以让即使是最不走运的选股者也能梦想成真。

最成功的高信念投资组合之一是巴伦合伙基金(Baron Partners Fund),由华尔街资深人士罗恩·巴伦(Ron Baron)于1992年创立。尽管对伊隆·马斯克(Elon Musk)的特斯拉公司的坚定信心影响了该基金2024年的表现,但该基金的21只持股(其中几只已持有数十年)在过去五年中的表现却超过了98%的同行。

听81岁的巴伦描述他的方法,听起来很简单:找到好的公司,并比任何人都更了解他们的业务。这个过程需要回答很多问题、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但最终可以降低人员流动率并带来更好的回报。

那么,为什么没有更多的投资者这样做呢?

“因为他们有很好的工作,他们担心如果他们不卖掉特斯拉,股价就会下跌,街上的汤米或苏珊就会卖掉它,他们会显得很聪明。但他看起来并不聪明,可能会被解雇,”巴伦在纽约办公室接受采访时称。“所以人们不想冒这个险。这也是额外的工作,你必须比任何人都更了解这个业务,才能继续持有它。”

在这个充满挑战的市场中,一些基金经理选择了一条更加集中和高风险的道路,希望通过深入了解和信念投资来实现超额回报。虽然这并非易事,但对于那些愿意承担风险并深入研究的投资者来说,这可能是一条通往成功的路径。

  冰雪运动也正向乡村“下沉”。在河北唐山、廊坊、邢台等地,不少滑雪乐园、冰雪嘉年华活动在村里落地生根,让村民在家门口即可体会冰雪乐趣。

  改革后主板要突出大盘蓝筹特色,重点支持业务模式成熟、经营业绩稳定、规模较大、具有行业代表性的优质企业。相应的,设置多元包容的上市条件,并与科创板、创业板拉开距离。

  三是集中体现首创性、引领性和实效性。入选案例均为全国首创性实践,部分案例为制度层面的重大改革突破,比如沿海捎带业务开放、市场准营承诺即入制改革等;部分案例已取得了明显成效,带动重点产业加快发展,比如药械审评审批、原油期权等。

  “1月,随着疫情防控转入新阶段,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制造业PMI升至50.1%,重返扩张区间,调查的21个行业中有18个高于上月,制造业景气水平较快回升。”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说。

  今年25岁的木村隆来自大分县农村,他非常愿意和《环球时报》记者分享日本“Z世代”对中国的看法。木村隆说,2008年看北京奥运会的比赛让他认识了中国,尽管那时他还只是一个9岁的孩子。随着年龄增长,木村隆看到一个和印象中截然不同的中国——中国并不是一些日本老人和他描述的那样贫穷。特别是最近一些年,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TikTok等社交媒体受到全球年轻人的喜爱,他们打开手机便可看到一个丰富立体的中国。对超四成日本“Z世代”对华抱有好感这样的民调,木村隆并没有预料到。他坦言,确实身边有一些同龄人对中国的某一方面感兴趣,这或许是他们对中国抱有好感的原因。

  国际能源署日前对欧洲2023年的能源供应形势“敲响警钟”,认为欧洲不应因近期能源价格有所下降而放松警惕,敦促各国政府立即采取行动保障能源供应安全。该机构预计,2023年欧盟面临约27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短缺,约占欧盟天然气基准总需求的6.8%。

张欣桦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