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法师在闽墨迹福州展出 深入挖掘城市怀贤文化

来源: 人民日报
2024-06-13 02:49:33

  中新网福州6月11日电 (叶秋云)“这次展出的很多信札,是我们以前没有看到过的。”11日,福建文史研究专家卢美松在福州开元寺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说,这有助于研究弘一法师的专家和学者展开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当天,“弘一法师的最 后七年,弘一法师在闽墨迹暨福建乡贤文化展”在福州开元寺开幕。展览一开幕,专家学者纷至沓来。

  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徐东树表示,刚刚仔细观看了弘一法师临终前两三年的这些书信,他的笔画是非常干净、有力的。“这让我意识到了,蝇头小楷能不能写得好,实际上是与你的心、你的精神有关系的。”

  “看真迹,真的太重要了。”徐东树感慨道,这次展览,对其个人对书法的理解很有帮助。

  此次展览精选了弘一法师晚年手迹三十五件,均是他在福建时期,与宁波籍居士郁智朗的通信往来。此批信札写于1936至1942年间,为弘一法师晚年关怀后生、传播佛法、慈悲为怀的真实写照,其中数封自1990年起多次出版著录。

  “稍迟有便,或往南洋”“三四月间或往南洋新加坡”“现未能出洋,拟仍居住国内也”……此次展览中,多件信札提及其想赴海外弘法,却因种种原因未能成行。由于此次展出的诸多信件未出版或为首次亮相,确切写就时间无法考证。

  据了解,此次展出的弘一法师墨迹中,写于厦门(南普陀寺、鼓浪屿日光岩、万石岩)者有12件,泉州(承天寺、永春普济寺、惠安、晋江)15件,漳州5件,青岛弘法期间2件。

  福州市三山名贤文化中心主任杨继忠表示,本次展览首站于6月11日至13日在福州开元寺展出,后续还将在其他地市陆续展出。展览意在传播与弘扬弘一法师的书法艺术,深入挖掘、传承城市怀贤文化,为闽都城市文化再添一份厚重和光彩。(完)

  在南方年味中,不仅有口味清淡的淮扬派,也有无辣不欢的重辣派,更有注重鲜味的闽粤派,各地口味迥异,可谓千菜百味。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1/16/69/7210893886489677913.jpg" alt="" />

  除了外贸和金融领域外,还有一些数据释放出积极信号。

  对于国资央企,国资委强调要“着眼加快实现产业体系升级发展,深入推进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聚焦战略安全、产业引领、国计民生、公共服务等功能,加快打造现代产业链‘链长’,积极开拓新领域新赛道,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发挥领头羊作用。”

  中非在实现经济发展和民族振兴的道路上互帮互助,不断拓展合作新领域。从2015年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十大合作计划”,到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八大行动”,再到2021年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九项工程”,中非合作与时俱进,不断深化。中国连续13年成为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2022年中非贸易额预计突破2600亿美元。52个非洲国家和非盟委员会同中方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非盟会议中心、蒙内铁路、亚吉铁路等标志性工程不断涌现,公路、电力、通信、港口等合作项目遍布非洲。这些成果看得见、摸得着,为促进非洲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发挥了重要作用,充分展现了中非关系的成色和中非友谊的底色。

  过去这一年,中国服务贸易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实现了规模和数量上的快速稳定增长。2022年1—11月,中国服务进出口总额54046.1亿元,同比增长15.6%。在全球贸易各项指标普遍比较低迷的情况之下,中国服务贸易还能实现两位数的增长,实属不易。二是发展质量有了明显提升。2022年9月,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发布的《全球服务贸易发展指数报告2022》指出,中国服务贸易综合发展指数位列全球第九,首次进入世界前十名。

童毓纶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