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发布首批“最上海”文物主题游径

来源: 山西新闻网
2024-06-09 14:42:59

  中新网上海6月7日电 (记者 王笈)由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青浦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上海主会场活动7日在青浦区博物馆举办。现场首次完整发布上海考古成果,并公布了首批“最上海”文物主题游径。

  上海博物馆副馆长陈杰围绕近年来福泉山遗址、柘林遗址、青龙镇遗址、长江口二号古船、华亭海塘(奉贤段)等考古工作情况作了重点成果发布。

  据介绍,上海的考古工作始于1935年,经过上海考古界近90年的不懈努力,发现了崧泽遗址、福泉山遗址、广富林遗址、马桥遗址、青龙镇遗址、长江口二号古船等丰富的文化遗存,确立了3个以上海地名命名的考古学文化——崧泽文化、马桥文化、广富林文化。这一系列重要考古成果把上海历史推前至距今6000年前,厘清了城市发展的历史进程。

  一处处文化遗存串联起上海古代文明发生、发展的轨迹,为中华文明探源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支撑。厚重的古文化遗址、多元的历史建筑、精美的馆藏文物,是上海独特的城市遗产,亦是上海的底蕴和魅力所在。

  上海市首批“最上海”文物主题游径也于此间发布,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文物局)深度挖掘上海城市历史文化资源,根据文物类型、价值特 色和地理位置,将文物建筑、知名景点、非遗体验等串点成线、串珠成链,打造了主题鲜明、各具特色的10条文物主题游径。

  市民游客可以跟随这10条文物主题游径,或寻觅“上海之源”,或走进都市“原点”,或一览江河交汇百态,或漫行梧桐深处,品味“最上海”的经典建筑,感受上海的城市文脉。

  据透露,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还将联动上海全市各区文旅局、各相关主体,围绕“开启发现之旅、探寻城市之源”主题,策划开展80余项线上线下主题活动,组织推动近40处文物建筑免费开放,丰富市民游客的假日文旅体验。(完)

<a href="//www.chinanews.com/gn/shipin/2023/02-03/news950271.shtml" target="_blank">视频:习近平“典”亮新时代丨奋斗篇</a><em class="right">来源:央视网</em>

  据了解,这批家乡在广西梧州的员工,年龄在19-23岁,大多是公司通过校企合作培养的技能型人才。学生一年级在校上课,后续就可以直接进入TCL实习并正式通过招聘工作。

  <strong>未来宏观税负趋稳</strong>

  那么,有色金属板块的上涨与哪些因素有关?又是如何带动相关主题基金收益率走高?崔蕾认为,在海外经济衰退强化、房地产企稳回升、新能源景气持续、稀土供应偏紧的市场预期下,黄金、工业金属、新能源金属、稀土相关板块市场表现较好。

  重大项目建设是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抓手。跑好“第一棒”、按下“快进键”、夺取“开门红”……广州一些重大工程为抢抓进度,假期也不停工,加紧建设。

  华亭镇田园综合体项目负责人李萌介绍:“下一步将在农业产业片区基地建设约100亩玻璃温室、连栋薄膜温室等各类作物种植设施系统。设施建成后,将与合作社或农户合作,通过产品采购、订单生产等模式,推动周边农业生产规范化、品牌化,实现农业高效运转。”

杨丽英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