挠力河保护区首次记录三种植物“新物种”

来源: 广州日报
2024-06-09 15:50:51

国产自愉自悦七区「そうだよ」  在强化网络交易监管方面,督促指导互联网平台企业严格遵守市场监管法律法规要求,依法严厉打击线上无证无照经营、销售假冒侵权商品、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等违法违规行为,确保网络市场稳定有序。GW1rJ-LtR6ExlRx0KvOKW-挠力河保护区首次记录三种植物“新物种”

  中新网哈尔滨3月3日电(王广鑫 记者 王妮娜)3月3日是第11个世界野生动植物日,黑龙江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以下简称“保护区”)当日发布消息,该保护区记录到平贝母、紫点杓兰、杓兰等3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这是保护区建区23年以来首次记录。

  黑龙江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三江平原上的重要湿地,保护区内有很多珍稀的动植物资源。

  近年来,挠力河保护区不断加大野生动植物保护力度,积极开展湿地动植物、水生鱼类等专项调查以及昆虫调查、生态保护成效评估等科研项目。生态环境持续向好,野生动植物资源日益丰富,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明显,野生动植物物种不断“上新”。

  2022年,保护区依托国家林草局林草调查规划院和黑龙江省自然资源权益调查监测院技术支撑,率先按照《全国自然保护地生物多样性监测方案(试行》相关要求开展生物多样性监测工作。各领域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通过查阅资料、走访咨询和野外调查等多种方式对保护区野生动植物资源开展全年度监测调查,为保护区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成效评估等工作积累宝贵的科学数据。

  2023年,挠力河保护区向世界发布了首次发现的新物种——挠力河耗姬蜂。新物种的发现是物种资源探索的重大突破,不仅丰富了保护区昆虫类数据,弥补了部分类群分类研究的空白,也富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为相关类群的起源和扩散研究提供线索。

  今年,根据国家林草局林草调查规划院、黑龙江省自然资源权益 调查监测院和黑龙江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在保护区联合开展生物多样性监测结果,首次在挠力河保护区记录到平贝母、紫点杓兰、杓兰等3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未来,保护区将不断探索野生动物保护中的数字创新,建立完善野生动植物调查监测数据库,搭建远距离监控系统平台,建立野生动物收容救护站,努力构建野生动植物智慧保护体系。(完)

  一年来,广西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实施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项目635个、新增床位1.5万张;执行429个药品、17类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价格平均降幅49.4%,减轻民众就医负担超70亿元;全面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次均住院费用比全国平均低14.7%,医保就医结算覆盖全部行政村,民众看病医保结算实现“线上付、免排队”。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着力加强粮食、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着力加强重要民生商品和大宗商品价格调控,我国物价总水平持续平稳运行,成为全球物价的重要“稳定器”。

  此外,对于春节期间打算外出滑雪的旅客,德邦快递推出了“雪具达”服务,提供“安全包装、雪场直达”等服务,助力滑雪一族在旅途中摆脱沉重的雪具,出门滑雪更省力不用重装出行。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