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帮忙选瓜“保熟”吗?工程师:没有手感信息,不一定准确

来源: 新京报
2024-06-10 14:36:27

  5月24日11时许,记者来到了盒马鲜生线下超市买瓜。记者先给西瓜拍照,再在照片上给瓜依次编号,随后将有编号的西瓜照片分别上传至国内的三个AI大模型,并发送请求:“哪个瓜甜,帮我挑一个。”

  记者发现,只有“通义”一款AI工具给出了“明确选项”——“8号”,理由为“它看起来成熟度较高、形状规整且表皮颜色鲜艳”。其余两款工具均表示,无法判断或确定哪个瓜最甜,但提供了一些选瓜建议。记者在观察完瓜皮后,选择了纹路较清晰的“ 6号”。

  记者在开瓜后看到,人工选的“6号瓜”果肉鲜艳,瓜薄籽多;AI选的“8号瓜”也不差,白籽相对较多。记者邀请四位同事来聊吃瓜感受,其中两人觉得人工选的瓜更好吃,感觉瓜更新鲜,水分更足;一人更喜欢AI挑的瓜,认为口感更佳。也有受访者表示:“我没有吃出差别。”

  AI选瓜到底靠不靠谱?记者采访了武汉一人工智能研发机构的姚工程师。姚工告诉记者:“大模型的图片理解能力可以捕捉到西瓜的颜色、条纹、斑点、疤痕等外观信息,而互联网上的语料中有描述外观与味道之间的关系。大模型结合外观和已有知识可以推断出最好吃的瓜。”

  “但是大模型无法获取手感的信息,所以答案不一定准确。”姚工补充道。针对部分工具并不能给出“明确选项”的情况,姚工表示:“有的模型背后是独立的图像模型和文字模型,而有的模型在训练时融合了图像、文本等不同模态的数据,所以训练结果会有不同。只有进行大量的预训练,大模型才能更好地建立起图像信息和语义的联系。”

  对此,于明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坦言,相较于那些市场激增的品牌,宠物食品中老品牌企业没那么擅长玩潮流概念,不过在消费者不断试错后,会对一些经得住时间考验的产品产生忠诚度,在这一过程中,很多品牌因为产品中的元素达不到稳定的程度,或由于成本过高,可能会被挤出市场。

  据河南省相关数据统计,省内50个种植大县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蔬菜滞销情况。记者注意到,不仅是河南,蔬菜滞销现象在甘肃、山东、河北等地也有出现。

  前述地方疾控人士认为,现在各地在应设多少核酸点、如何调整布点等问题上,只能先做“有限调整”,此后在实践中慢慢摸索,根据需求来评估保留多少核酸点更合适。而且这会是个动态调整的过程,“可能会收一收、放一放,如果不够用再加几个”。

  近些年中国赞助商身份有着怎样变化?徐雄俊表示,从近几届中国在世界杯的赞助商名单来看,基本上都是各行各业的头部企业,不管是万达、海信、蒙牛、vivo,还是BOSS直聘、比亚迪、海信,它们自身在中国就是头部企业,并且正处于扩展全球市场的发展阶段,如比亚迪,它致力于将中国的电动车推向全球,特别需要这种对全球具有影响力的世界杯来增加品牌的辐射力。

  还有网友表示,“如果只是带走了解情况,绝不会众目睽睽带走的,众目睽睽带走,至少是犯罪嫌疑人。”“李平康1991”也回复了这条评论,表示,“是这样的”。

  一位长期监测新冠疫情趋势的数据专家对《中国新闻周刊》指出,至12 月中旬,全国疫情将处于平台期,今冬明春有可能出现“新冠与流感双重叠加”,会对现有的医疗资源产生挤兑压力。从目前的情况看,一个感染者平均每4天能传染5~6 人,仍要警惕在一些高密集场所可能出现的“超级传播者”。

张美君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