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西安分中心落户西北大学

来源: IT之家
2024-05-30 06:12:58

  中新网西安5月29日电 (记者 阿琳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HIST)西安分中心成立大会暨“国际视野下的丝路遗产与空间考古”学术研讨会28日在西安举行。HIST西安分中心落户西北大学。

  据了解,HIST西安分中心旨在搭建文化遗产国际化科研合作平台,探索空间信息技术赋能丝路考古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和可持续发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参与世界遗产治理。

  分中心将与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深度融合发展,聚焦遥 感考古,深化空间考古,创新学科发展,结合丝绸之路考古,集成地面、航空、卫星信息,在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和遗产监测、数字化保护等方面,完善和创新相关理论和科学技术方法,构建遥感考古学—空间考古学学科

  西北大学党委书记蒋林表示,学校将发挥考古学、地学、信息科学技术等学科优势,将西安分中心与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深度融合、一体化发展,将空间信息技术赋能丝路考古和文化遗产保护,推动构建遥感考古—空间考古学科体系,培育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打造具有西大特色的高端研究平台,为推动丝路文明交流互鉴、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和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陕西省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贾强介绍,“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申遗成功十年来,陕西省内文博机构深入开展文化遗产领域交流合作,科技创新水平显著提升,为丝路文化遗产的保护作出了积极贡献。希望以HIST西安分中心的建设为契机,推动西北大学构建遥感考古—空间考古学科体系,进一步提升陕西考古的国际视野和研究能力,共同书写丝路考古和遗产保护新篇章。(完)

  “睡一觉就能到阿勒泰滑雪,真是太便利了。”不久前,拥有5年雪龄的闪烁带着滑板,踏上了前往阿勒泰的滑雪之旅,“以前都是家人从乌鲁木齐开车前往,耗时又耗力,今年第一次坐火车前往,感觉很不一样。”

  “考古中国”重大项目进一步拨开早期中国文明的迷雾,“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以翔实的考古资料实证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的历史。古老中国的面貌,在一次次考古发掘中被描摹得越来越清晰,考古工作实证中华文明、传播中华文化作用不断彰显。

  慢慢地,顾亚开始带着孩子们唱歌、玩吉他、贝斯、架子鼓等乐器。热烈的节奏点燃了寂静的大山,音乐的种子破土而出,在孩子们的心里开出一朵朵梦想的花。

  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十四五”时期文化建设作出战略部署,明确提出建设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等国家文化公园;2022年1月,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印发通知,部署启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近日,南京高新区中队接到一起12345工单,诉求人汪某反映江宁丽泽路上有动物被撞死,他认为丽泽路靠近方山,应将该路段全线设置限速30公里/小时,以便保护方山下来的野生动物。突然跑出来的野生动物,不仅自身危险,还容易引发事故,像在汤山圣湖东路附近,一名司机为避让突然窜出的动物,急打方向撞上树桩受轻伤。接工单交警调查后发现,丽泽路周边学校、小区较多,早晚高峰车流量较大,如果全线限速30公里/小时会造成交通拥堵。

  “乐队里的很多孩子,学习成绩是名列前茅的。”顾亚十分欣慰。他坚定地表示,自己是辅助孩子们学习之外的自信、爱好培养,但能够改变命运,能够真正走出大山的途径一定是知识,知识才能改变命运。

张贞慧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