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或让媒体陷入信任危机?报告:消费者对AI创建的新闻内容持疑

来源: 楚天都市报
2024-06-17 13:36:14

财联社6月17日讯(编辑 周子意)在人工智能(AI)新趋势下,新闻媒体行业在提高收入和维持业务方面正面临着阻碍。

如今,全球的新闻媒体不仅要面对流量被分走的挑战,比如谷歌、OpenAI等科技公司正开发出能够提供信息摘要的人工智能工具,从新闻网站吸引走流量;此外,还有多数消费者对新闻媒体使用AI所创建的新闻内容持怀疑态度。

路透新闻研究所(Reuters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Journalism)周一(6月17日)发布的年度《数字新闻报告》中指出,全球消费者对在新闻制作中使用人工智能的担忧正在加剧,人们担忧会有虚假信息的产生,尤其是对政治等方面的敏感话题。

该研究所发布的这份报告基于对47个国家近10万人的调查,平均每个国家的受访者为2000人。

调查显示,52%的美国受访者和63%的英国受访者表示,他们会对主要由人工智能制作的新闻感到不舒适,受访者更愿意新闻媒体能够利用人工智能来提高记者的工作效率。

有59%的受访者对网络虚假新闻内容表示担忧,这一比例较去年上升了3个百分点。分地区来看,南非和美国的这一比例更高,分别为81%和72%,值得一提的是这两个国家今年都将举行大选,因此在政治问题上格外关注。

路透新闻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数字新闻报道》的主要作者Nic Newman称,“人们的怀疑程度令人惊讶。人们普遍担心内容的可靠性和信任度会受到影响。”

此外,新闻机构面临的另一个挑战是受众普遍不太愿意为新闻订阅付费。20个国家中只有17%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正在为在线新闻付费,这一数字在过去三年中没有任何增长。并且相当大比例的新闻订阅者也可能因为试用或促销而选择订阅,46 %的订阅者支付的费用低于其订阅的全价

转向替代方案

在目前的困境下,媒体行业或许能够在新闻的传播途径方面下手来扭转困局。报告发现,在向TikTok等热门在线平台的用户传递新闻方面,新闻网红的作用比主流媒体机构更大。

在对5600多名自称使用TikTok看新闻的用户进行的一项调查中,57%的人表示他们主要关注新闻网红的个人性格,而34%的人表示他们主要关注记者或新闻媒体品牌。

Newman指出,“调查结果表明,新闻媒体需要与受众建立直接关系,同时也要战略性地利用这些平台与难以接触的人群(比如年轻受众)建立联系。我们看到一些有影响力的人在平台上发挥着更大的作用。”

责任编辑:于健 SF069

  新一轮稳岗留工政策也陆续出台。

  中国宝武董事长陈德荣此前也在中国宝武2022年三季度工作会议上表示,2022年前三季度,特别是第三季度,多元产业为集团整体效益的实现起到了很大的支撑作用。这与公司对多元产业进行专业化整合密不可分。通过把分散在各个基地的多元产业同类业务进行专业化整合,带来了专业化管理基础上的规模效益。接下来,宝武还要大力推进联合重组,在联合基础上进行专业化整合,在整合基础上进行文化融合,从而进一步发展壮大。此外,要加快推进、尽快发挥重组效益,这是公司提升能力和实力的重要路径。

  游历成都经苏颋点拨开始发奋

  2022年12月中旬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当前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外部环境动荡不安,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加深。但要看到,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各项政策效果持续显现,明年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要坚定做好经济工作的信心”。

  此外,卢拉还签署一项安全法令,加强对首都巴西利亚联邦区的安全保卫,以期尽快结束非法闯入公共建筑物、破坏公共秩序等暴力行为,该法令将一直持续到1月31日。

  周先生退休后居住在阿苏萨,平常写诗著书,深居简出,却因为做得一手美食料理,疫情期间更是厨艺日精,尤其是卤味和腊味,每年年关都被朋友们想起。“半扇猪、十条八条鱼、几盆牛腱,晒上半个月,炉上一熏,就可以过年了。”周先生可不是随便说说,这些天忙里忙外DIY各种腊味,每样都动真格。

李志贤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