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募180亿,紫金矿业融资“上瘾”?

来源: 凤凰网
2024-06-19 21:00:35

  来源:环球老虎财经app

  四千亿有色巨头,再度启动大额融资。

  6月18日,紫金矿业宣布发行20亿美元可转债,并实施配售39亿港元H股;方案累计募资折合人民币181.4亿元,该融资规模创出公司历史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紫金矿业近年来频繁融资,仅2022至2023年就已通过多种方式募资超210亿元,颇有一番融资“上瘾”的味道。

  频繁大额融资的背后,或因为紫金矿业的负债规模持续攀升。而公司债务增多则是因为其快速扩张导致的。据悉,自2017年业绩复苏以来,紫金矿业持续收购多处矿山权益及相关股权;2021年下半年至2023年,公司收购案高达十余起,仅官方公告的明面花费就已超300亿元。

  展望未来,基于公司战略规模,紫金矿业的扩张之路或仍将继续。

  募资超180亿

  紫金矿业一口气募资了181亿。

  6月18日,紫金矿业在港交所宣布,公司拟发行20亿美元可转债,并实施2.519亿股H股配售,金额约39亿港元,折合近5亿美元。

  具体来看,本次紫金矿业债券初始转股价格为19.84港元/股,较15.5元的配售股价高出28%。公司表示,港股市场可转债转股价溢价较高,本次公司发行的可转债假设后期全面转股,与配售合计对现有股份的总稀释将不到4%。

  按当前汇率计算,公司“可转债+配股”募资总额所得的25亿美元相当于181.4亿元人民币。

  回溯过往,紫金矿业于2008年登陆A股之时曾发行14亿股新股,实际募资99.8亿元,为此前公司最大股权募资纪录。而这一次,公司再融资规模相较IPO时期的募资总额高出八成有余。

  据紫金矿业官方描述,此次公司海外可转债发行规模为A+H上市公司及亚太地区矿业企业史上最大,并且多只全球知名长线基金、对冲基金均参与认购。

  2023年年报显示,因融资规模增加和外币借款利率提高,紫金矿业财务费用支出达32.68亿元。同比增长71.57%;而2019年至2022年间,公司该项指标长期稳定在14亿元至19亿元之间。

  紫金矿业认为,在美元利率高企背景下,通过再融资获取的25亿美元置换高利率美元债务,每年可节约公司财务费用超过10亿元人民币。

  资料显示,2019年至2023年,紫金矿业营收分别为1361亿元、1715亿元、2251亿元、2703亿元、2934亿元,扣非净利润分别达39.97亿元、63.22亿元、146.8亿元、195.3亿元、216.2亿元。因此,仅在5年时间内,公司即营收实现翻番,净利润取得超5倍增长。

  同一时期内,公司资产负债率从53.91%一路上升至59.66%,短期借款从144.41亿缓慢攀升至209.89亿元,长期借款则从138.26亿元跃居至775.31亿元,涨幅近4.6倍;而截至2023年年末,公司货币资金仅有184.49亿元。

  从数据来看,紫金矿业业绩突出不假,但债务问题亦是现实。在此次“可转债+配股”公告中,公司也明确说明道,此次募资能帮助公司改善流动性、降低资产负债率;并提及发行可转债募资用途之一是偿还境外债务,配股募资用途为投向并购等海外市场业务。

  快速扩张致融资“上瘾”

  紫金矿业此次创纪录大额再融资旨在“偿债”、“活血”,并兼顾海外市场营运发展。

  事实上,在负债不断提高的基础上,融资一事似乎已经成为紫金矿业的常态。

  Wind数据显示,2022年、2023年紫金矿业曾利用发行公司债、中期票据和短期融资券的方式合计募资140亿元、72.5亿元。

  更早之前的2019年至2021年,公司也采取类似方式分别募资155亿元、190亿元、73亿元。其中在2019年11月29日,紫金矿业以3.41元公开增发23.46亿股,一口气募得80亿元。

  2020年11月24日,紫金矿业还官宣称完成“紫金转债”公开发行,债项评级为AAA,初始转股价7.01元,发行规模高达60亿元。

  进一步剖析来看,近年来靓丽的业绩、持续提升的负债以及伴生的融资“上瘾”行为,最终似乎皆可归因于紫金矿业的战略——快速扩张。

  2017年,紫金矿业取得扣非净利润26.97亿元,增速录得上市以来最高,并结束了长达5年的业绩低迷期。自此开始,公司随即迎来新一轮扩张高峰。

  2018年至2021年间,紫金矿业先后花费3.5亿美元、13.9亿美元,分别“拿下”塞尔维亚国有铜业63%股权以及拥有Timok铜金矿和Bisha铜锌矿的加拿大Nevsun公司全部股权。

  2020年,紫金矿业买断圭亚那金田100%股权,并手握旗下核心资产Aurora金矿。据悉,此笔交易数额为2.41亿美元,折合价格与黄金储量的比值约为3.5百万美元/吨。

  紫金矿业不仅瞄准海外资源,其对于国内同行也一并进行“下手”。同年6月7日,公司宣布其拟以约38.83亿元收购西藏巨龙铜业50.1%股权。根据当时公告,该铜企拥有三大矿权,合计拥有铜金属量为795.76万吨,伴生钼金属37.06万吨;而其中的驱龙铜矿区将实施两期建设,第一期项目投资高达164亿元。

  2020年下半年至2021年,在经济复苏的背景下,全球能源金属、工业金属、小金属进入牛市。紫金矿业经营状况持续转暖,而后公司扩张进一步加速。

  2021年11月10日,紫金矿业公告称其拟49.39亿元收购加拿大新锂公司,正式进军锂矿赛道。资料显示,新锂公司拥有锂金属业内品位第一的阿根廷3Q锂盐湖,项目投产后可形成年产4到6万吨碳酸锂产能。

  紫金矿业同样着眼于布局国内锂矿公司。具体而言,2022年4月29日,紫金矿业称拟出资76.82亿元收购盾安集团四项资产包,涵盖碳酸锂资源储量超900万吨的西藏阿里拉果错盐湖锂矿70%权益;2个月后的2022年6月29日,公司花费约18亿元收购湖南厚道矿业71.1391%股权,取得拥有216万吨碳酸锂资源的湘源锂多金属矿所有权益。2023年7月,紫金矿业入股了天齐盛合锂业,握有20%股权,并收获雅江措拉锂矿部分权益。

  另外,在2022年至2023年间,紫金矿业还累计使用约190亿元,分别买入招金矿业20%股权及招金矿业控股子公司瑞银矿业30%股权、金沙钼业84%股权、苏里南罗斯贝尔金矿95%权益和拥有朱诺铜矿的西藏中汇实业48.59%股权。

  综合来看,2021年下半年至2023年,紫金矿业执行进行的各类大型收购事件不下十余起,仅官方公告的明面花费就已超300亿元。

  扩张也许“不会停”

  紫金矿业频繁融资是源于扩张。那么,接下来公司的扩张之路将走向何方呢?

  从历史来看,紫金矿业“扩张基因”似乎比较深刻。从2000年完成股份改造、2001年收购贵州紫金、2003年于香港上市;到2005年进军海外,2006年延伸业务至铁、钼、锡领域;再到2008年A股上市;紫金矿业仅用时八年便完成从股份改造到上市,速度不可谓不快。

  因此,扩张在某种程度上对于紫金矿业来说或已是公司发展的一种传统。而往后看,其基于“本能”继续选择扩张的概率仍在。

  2024年5月16日,紫金矿业公示了《关于未来五年(至2028年)主要矿产品产量规划》。

  具体来看,公司提出“释放产能”、“发挥资源优势”等关键信息;并计划到2028年,矿产铜产量达150至160万吨,矿产金产量达100至110吨,矿产锌和铅产量达55至60万吨,矿产银产量达600至700万吨,锂(LCE)产量达25至30万吨,矿产钼产量达2.5至3.5万吨。

  这意味着,紫金矿业旗下矿产铜、矿产金、矿产银产量在2023年基础上均将实现约50%的增长,矿产钼产量将较2023年增长约4倍,碳酸锂当量增幅或接近10倍。而在此番目标的推动下, 或预示着今后公司的扩张还会延续。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紫金矿业这样的资源类公司来说,“矿”被视作生命,因此不断扩张、不断寻找并增添新的资源储备,一定程度上也是其长期发展壮大的关键之所在。

  紫金矿业董事长陈景河曾在2023年年报中表示,矿产资源仍是新能源时代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必将大有可为;他还表示,但得益于全球“双碳”政策驱动,AI人工智能蓄势爆发等因素,铜、锂等矿产需求市场更加成熟。

  如此看来,公司未来或仍将秉持“内生+并购”两条腿走路的发展模式。

  同时,今年是中国和欧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今年1月,冯德莱恩表示欧盟重视中国的地位和作用,重视发展欧中关系。“我本人期待能适时访华”。

  2017年5月30日,新华社发布消息,时任中国乒乓球队女队主教练的孔令辉,被中国乒协停职,要求立刻回国接受进一步调查。当时女乒正在国外参加世乒赛,关键时刻要求主教练回国接受调查,是因为新加坡博彩公司控诉孔令辉欠款200多万,告到了香港高等法院。

  据规划,遗产区边界设定西至钟鼓楼围墙及广场西边界等,东至钟鼓楼围墙及广场东边界等,北至钟楼北侧围墙,南至永定门东街北侧道路红线等。缓冲区边界设定西至新街口北大街、开阳路的道路中心线等,东侧联结雍和宫大街、东四北大街、东二环道路中心线、南护城河东侧堤脚线等,北至北护城河北侧堤脚线,南至南三环道路中心线。

  值得注意的是,常住人口增加的省份既有经济发达的东部省份,也有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除上海市外,长三角地区的浙江省、江苏省和安徽省常住人口均保持增加;同时,西部省份四川省、云南省、宁夏自治区、青海省等常住人口也有小规模增长。这显示,人口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与劳务输出地人口回流现象,在2022年同时存在。

  敦煌网战略部负责人汪奕良表示,根据统计,2022年跨境电商行业的融资共27起,其中9个与出海品牌有关,剩下的18个企业都是服务商。

  当年7月6日,上市公司天泽信息公告,因涉嫌违反亚马逊平台规则,公司旗下跨境电商有棵树2021年度已新增被封或冻结站点数约340个,涉嫌冻结的资金约为1.3亿元。公司每月营业收入已自2021年1月的约4500万元迅速降至5月的近100万元。ST华鼎则在8月5日公告披露,公司全资子公司深圳市通拓科技有限公司多个品牌涉及的店铺被亚马逊暂停销售,资金被冻结,被禁售关闭店铺数共计54个,涉嫌冻结资金4143万元。

陈宛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