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外贸、外资,中国贸促会最新发声

来源: 红山网
2024-05-30 15:22:14

  证券日报之声 本报记者 刘萌

  5月30日,中国贸促会召开5月例行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赵萍在回答《证券日报》社记者提问时表示,今年以来,ATA单证册签发数量较大幅度增长,反映了我国外贸政策“组合拳”正在落地见效,外贸企业活跃度明显增强,拓展国际市场的动力和热情持续高涨。

  4月份全国贸促系统

  累计签发各类证书同比增长12.10%

  赵萍介绍,2024年4月份,全国贸促系统累计签发原产地证书、ATA单证册、商事证明书等各类证书58.73万份,较上年同比增长12.10%。

  全国贸促系统非优惠原产地证书签证金额为319.99亿美元,同比降低0.22%;签证份数35.09万份,同比增长6.86%。全国贸促系统优惠原产地证书签证金额为60.14亿美元,同比增长1.57%;签证份数为18.23万份,同比增长27.67%。

  2024年4月份,全国贸促系统共签发出境ATA单证册979份,同比增长38.28%;相关ATA单证册涵盖货值约3.63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53.85%;办证企业625家,同比增长45.35%。全国贸促系统共对541份国外商会签发的进境ATA单证册进行翻译录入备案,同比增长33.25%。

  赵萍在回答《证券日报》社记者提问时表示,为进一步发挥ATA单证册制度优势和作用,更好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助力稳外贸稳外资,促进我国产业提升和地方发展,中国贸促会以“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护航企业对外交流”为主题,自5月初开始在全国贸促系统开展ATA单证册业务提升行动。

  一是有针对性扩大信用评估服务覆盖面,为企业降成本。提升行动聚焦新能源汽车、高端医疗设备、电子信息等新质生产力典型产业和代表企业,特别是先进制造聚集和科技创新程度高、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支持力度大的重点企业。在担保押金等传统担保形式外推出信用评估服务。通过开展信用评估服务帮助信用良好企业降低ATA单证册使用成本,赋能企业国际经营,促进地方产业提升。

  二是开展全流程跟踪保障服务,助企业享实惠。针对信用评估企业,开展“动态跟踪、提醒指导和协调处理”全流程跟踪保障服务,积极协调国外对口机构、国内外海关,保障ATA单证册合规使用和正常核销,帮助企业以最优成本享受ATA单 证册便捷高效通关实惠,助力中国企业更好“走出去”。

  加大海外市场拓展力度

  持续推动“千团出海”工作

  赵萍表示,今年以来,我国货物贸易延续去年四季度以来的回升向好态势,外贸结构不断优化,国际市场份额稳中有进,稳外贸政策持续发力,企业信心活力有所增强。根据中国贸促会近期调研显示,81.6%的外贸企业预测上半年出口向好或持平,65.1%的受访企业新增订单较上季度增长或持平。

  “与此同时,不少受访企业也反映2024年外贸面临较大挑战,国际贸易环境依然复杂严峻,企业成本压力增加,稳订单、拿新单、拓市场是企业最紧迫的任务。”赵萍说。

  赵萍表示,中国贸促会将持续强化贸易促进工作。一是加大海外市场拓展力度,面向欧美、日韩、东盟、拉美等我重要经贸伙伴,持续推动“千团出海”工作,组织企业赴海外参展和考察洽谈;二是高质量举办第二届链博会,帮助企业获取新客户、新订单;三是强化商事法律服务,加大经贸摩擦预警和应对力度,帮助企业防范风险、化解纠纷、维护权益,更好发挥外贸进出口对经济的支撑作用。

  欢迎外资企业投资中国

  共享中国发展机遇

  赵萍介绍,今年以来,已有包括马斯克在内的20多家跨国公司和外国商协会主要负责人受中国贸促会邀请访华,中国贸促会还组织了外资企业海南行等活动并召开10多场外资企业座谈会。在接触中深切感受到,外资企业和中国市场是“双向奔赴”的合作共赢关系,外资企业普遍看好中国市场机遇和供应链优势,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也始终向外资企业敞开大门,欢迎外资企业投资中国共享中国发展机遇。

  谈及中国贸促会在服务外资企业方面下一步有何考虑?赵萍表示,作为中国最大的贸易投资促进机构,中国贸促会将始终以服务中外企业为立身之本,为外资企业在华发展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支持外资企业安心、放心投资中国,更好实现互利共赢。下一步,中国贸促会将多措并举,继续做好服务外资企业工作。

  一是让交流成为常态。将进一步健全与外资企业和在华外国商协会的常态化沟通机制,搭建高能级政商对话平台,针对性举办营商环境座谈会、政企对话会,加大政策宣介力度。

  二是让服务更加贴心。全国贸促系统服务外资企业工作专班广泛收集、推动解决外资企业各方面合理诉求,下一步将继续密切关注外商投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加强“小切口”调研,为有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

  三是让平台发挥实效。将继续组织开展外资企业“地方行”活动,并通过链博会等平台为外资企业找到更多供应链合作伙伴,助力更多高质量外资项目落地。

  图片 | 站酷海洛

  制作 | 郭之宸

  审核 | 谢若琳

  编辑 | 才山丹

  终审 | 马方业

责任编辑:石秀珍 SF183

  1956年12月,这片极寒的土地上建成了一座气象观测站。历经67载,这里从只有简陋观测场、办公值守只能靠火墙子取暖的地方,发展成为拥有宽阔平坦的外场地,能源、通信、交通、房屋等条件完善的台站。这些无形的气候和有形的基础设施资源,被行业内外人士看在眼里。

  宋庆龄同志奔走呼吁、团结各方,为党的统一战线事业建立了卓越功绩。宋庆龄同志一生与党的统一战线结下了不解之缘,在统一战线的酝酿、确立、发展、壮大各个时期都以其独特身份地位、崇高威望和号召力发挥了重要作用。早在20世纪20年代,宋庆龄同志就完全赞同孙中山先生提出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革命政策,大力支持孙中山先生改组国民党,协助孙中山先生实行第一次国共合作,为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做了大量切实有效的工作。孙中山先生病逝后,她继承孙中山先生“和平、奋斗、救中国”的遗志,坚决捍卫新三民主义,促使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继续执行三大政策的决定。九一八事变后,宋庆龄同志积极响应中共中央“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八一宣言”,支持中国共产党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号召,主张以团结抗日大局为重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与何香凝、冯玉祥等联名提出《恢复中山先生手订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案》,组织保卫中国同盟促进中国抗日统一战线与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沟通合作,向同情中国抗战的国际友人和海外侨胞进行募捐,为促成第二次国共合作、赢得抗日战争胜利作出了积极努力。全面内战爆发后,宋庆龄同志坚决拥护和支持中国共产党建立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支持进步组织和民主力量开展“反内战、反独裁,要团结、要民主”的斗争,发表《关于促成组织联合政府并呼吁美国人民制止他们的政府在军事上援助国民党的声明》,强烈谴责国民党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全面内战,呼吁建立人民民主制度。新中国成立后,宋庆龄同志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指出在建设社会主义中“需要集合一切的力量和每一个人的知识。每一个政党、每一个人都可以有所贡献。党派的‘共存’与‘互相监督’、艺术上的‘百花齐放’、科学上的‘百家争鸣’,这一切都意味着各种不同的因素为了国家利益进行真诚合作和有效配合。”她积极发挥朋友遍天下的优势,广泛团结凝聚各族各界人士,为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其中,《交换人生》充满奇幻色彩,影片既有令人捧腹的故事情节,又传递出家庭的温馨关爱,与春节档特点相契合。

  新的春天,新的征程,新的出发。

  期待“飞入寻常百姓家”

  相比于这些国家,疫情背景下,面临巨大的输入性通胀压力以及美国加息带来的风险,中国经济,交出了这样的答卷:

冯家齐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