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工作者谈科学家精神:爱国、奉献与求实

来源: 中文网
2024-06-05 03:58:21

  中新网成都5月30日电 题:科技工作者谈科学家精神:爱国、奉献与求实

  作者 王利文

  “科学研究需要具备信念、兴趣、使命感。”谈及科学研究的秘诀,中国科学院院士、“拉索”首席科学家曹臻表示,这些内在动力驱使科研工作者遇到困难和挑战时坚持下去,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

  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5月30日是第八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一位位胸怀祖国、敢为人先、追求真理的科技工作者用自己对科学的热爱与追求,诠释何为科学家精神。

  作为国际上最灵敏的超高能伽马射线探测装置,“拉索”在四川甘孜海拔4410米的海子山上等待着宇宙“信使”。在曹臻看来,“持之以恒”是科学研究的关键,只有长时间地投入和坚持,才能抓住稍纵即逝的科研机遇,取得重要的科学发现。

  “做从‘0’到‘1’、从无到有的事情,就是科学家精神。”在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首席科学家戚智勇看来,科学家精神代表着脚踏实地,真正地去创造创新,进一步扩展新材料、新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

  2022卡塔尔世界杯期间,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研发的植物工厂集成技术,在卡塔尔实现了“沙漠上种蔬菜”,目前该技术已在海内外大量应用。当看到城市屋顶出现一个个花园菜园、沙漠戈壁滩种上了一棵棵果树时,戚智勇感触颇深,“科研成果给民众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是科技工作者最大的慰藉。”

  2020年,国家超级计算成都中心的建成投用,填补了我国西部地区国家超级计算中心体系的布局空白。对国家超级计算成都中心创新应用部算法专家向玉开而言,科学精神就是“执着的钻研精神”。去年,他与团队通力合作,为成都大运会气象预报实现更高空间分辨率、更快的预报频次提供了有力的算力支撑。

  科研成果赋能城市盛事,让向玉开和团队倍感自豪。他认为,科研过程也是不断试错的过程。“不放过每一个小的报错、每一次与预期不相符的结果,认真剖析原因,不理所当然地接受结果,才能在不断地思考和实践中成长。”

  科学与工程相融合,从解决一个个现场实际问题做起。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协同创新部部长姚京川、地质研究中心负责人吕菲谈到,团队最激动的时刻不是技术实现某项突破或者实验结果成功,而是切实能够发挥平台作用协同攻关,让科研成果在一线应用,解决施工现场的工程问题。

  “一切科研活动都以现场需求为导向,一切成果都以现场实用为目标,这是我们作为铁路科技 工作者的使命和职责。”姚京川和吕菲表示,多一项技术应用,就可能为一线施工人员减轻一份负担。(完)

  在全球经济充满诸多不确定性的当下,中国凭借经济强大的韧性和潜能,承担起“确定性”角色。而对中国来讲,全力拼经济的2023年,外资也显得格外重要。

  界面新闻对比中国疾控中心公布全国新冠病毒感染疫情数据,从整体数据上来看,相较于去年12月22日高峰694万相比,我国新冠病毒感染病例呈下降趋势,且处于低谷。

  1978年,以“绿色长城”为名的三北防护林计划开始实施,成为中国防风治沙的标志性工程。三北地区分布着中国的八大沙漠、四大沙地和广袤的戈壁,总面积达149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风沙化土地面积的85%。

  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监测数据,近20年,中国春季(3~5月)沙尘天气总体上呈现次数减少、强度减弱趋势,已由上世纪60年代年均21次减少到近10年年均8次,沙尘日数平均每10年减少1.63天。不过,受访对象都感觉到,近两三年,沙尘天气又“卷土重来”。

  魏建国提到,中国拥有全球门类最全、链条最长、上下游最完整,并且紧密衔接的最先进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中国也拥有蓝领工人、高精尖人才、工程师和研发人员等多类人才队伍。而且,中国政局稳定,正在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这些都是中国的吸引力。

  对于MetaERP名称的由来,知情人士表示,早在2020年立项之初就已经提出,是华为内部对ERP替换项目起的代号。“MetaERP立意起于Metadata元数据,基于其灵活可扩展的优点,搭建了元数据多租架构,满足了在数字化时代下,企业业务流程变化快、业态多的场景下,快速响应多变的业务管理需求。比如不同企业对于‘供应商’管理的颗粒度、维度是不同的,元数据架构即可支持低代码/无代码扩展属性。”

许淑贞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