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渡河公”端午祈福 壮族古老技艺焕发新生机

来源: 重庆华龙网
2024-06-12 09:34:05

  中新社南宁6月10日电 题:制“渡河公”端午祈福 壮族古老技艺焕发新生机

  作者 韦佳秀 石玲川

  6月10日正值端午节,傍晚时分,广西上林县三里镇雨声淅淅,清水河两岸站满了人。当地民众踏入浅水区,一边吟诵祈祷词,一边将粽子和“渡河公”放到“小船”上,让其沿河漂流。据介绍,这一习俗自明朝形成,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2008年,上林县 “渡河公”被列入广西壮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渡河公”又名为“渡老头公”,壮语意为“渡灾爷爷”。其形象是用壮族彩布缝绣的明朝装束小布人,怀里抱着用艾草、白芷、苍术等中草药制成的金黄色南瓜。

  当天,三里镇歌圩广场热闹非凡。嘹亮的壮族山歌响彻广场,人们激情对歌,此唱彼和。艾叶糍粑、三角粽、“渡河公”香囊......特色一条街上商品琳琅满目,前来选购的游客络绎不绝。

  “我们专门从南宁市区驱车120多公里来参加这个活动,看到制作精美、气味怡神的‘渡河公’手工,准备带一些回去送给朋友。”南宁市民韦赟宇说。

  上林县“渡河公”制作手艺人覃美华回忆,幼时生活苦,没什么玩具,最盼望过端午节。“那天,母亲会把她亲手缝好的‘渡河公’挂到我胸前。”覃美华称,成为母亲后,她也把对孩子的希望和祝福一针一线缝入“渡河公”里。

  上林县“渡河公”非遗传承人覃晓燕13岁开始跟着母亲学习这门手艺。四十多年来,经她手制作的“渡河公”不计其数,“‘渡河公’的制作分头部、身形、南瓜三部分,将其进行组合缝制,再加上装饰就成型了”。

  2017年,覃晓燕注册“上林县庞外婆民俗工艺制作坊”。如今,工坊由原先的1人发展到20多人。“端午节前后,‘渡河公’订单翻了好几倍,这几天一直在赶工和送货。”她说。

  在传承过程中,覃晓燕对“渡河公”制作技艺进行创新,将传统布料改为壮锦,还融合不少现代元素,制出的“渡河公”外观更加鲜活多样,深受年轻人喜爱。

  经过一代代手艺人的传承和创新,“渡河公”的外形从原来的无脸到可爱的笑脸、从无辫到精巧的辫子、从一人抱南瓜到双人或四人抱南瓜。“渡河公”的形象变得更富观赏性,还亮相2023年的中国—东盟(南宁)非物质文化遗产周活动。

  近年来,覃美华“渡河公”传承基地、黄福连“渡河公”制作室、石冬冬手工制作室等十余家规模成熟的手工坊在当地相继成立。众多农村妇女利用农闲制作“渡河公”出售,实现居家灵活就业。

  “一年下来,订单从没间断过。”覃晓燕告诉记者。

  当前,随着当地大力发展旅游业,“渡河公”这一吉祥物衍生出一系列旅游纪念文创产品,远销海内外,越来越多农村妇女加入“渡河公”手工制作行列,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完)

  据新京报报道,1月30日,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北京市商务局发布《清理隐性壁垒优化消费营商环境实施方案》,提到加快规范商圈广告、外摆、展示、促销等事项办理流程和标准。制定实施商圈外摆经营管理规则,在重点商圈组织开展外摆试点。

  同时,鼓励流域生态环境科研机构及科技平台加强对三江源黄河源区生态环境保护和监测评估工作支持。联合开展黄河源区生态环境保护科学考察、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攻关,在高寒生态系统保护修复、高海拔地区水污染治理、气候变化生态环境影响评估、生态补偿机制构建等方面加大技术支持力度,整合优势资源,做好技术帮扶。

  通过东西部科技合作机制,宁夏整合山东奥克斯畜牧种业有限公司、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宁夏大学等单位,着力构建良种快速繁育创新高地,为宁夏和全国提供优质奶牛。

  力破文旅行业融资痛点,金融服务要“量体裁衣”,在确保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加大信贷产品的创新力度。金融机构可结合文旅企业特征,创新开展文化产品、景区收益权等抵质押融资,进一步丰富文旅企业的信贷融资工具。与此同时,金融机构还可推广主动授信、随借随还等模式,变坐商为行商,提升金融服务的便利度,为企业缓解资金压力。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这反映出受多重因素影响,居民就业、收入不够稳定,预防性储蓄动机上升,日常消费需求下降,住房消费和投资意愿不高。

  《携程2023年春节旅游总结报告》显示,兔年春节,太原古县城、太原动物园、太山龙泉寺、双塔寺、太原植物园分列太原热门景区前五名。从农历大年三十到正月初九,共有35万人次进入太原古县城。

王思达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