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希望的田野上丨不负春光抢抓农时 各地有序推进农业生产

来源: 中国新闻网
2024-06-11 08:16:31

  各地抢抓农时,有序推进春季农业生产各项工作。

  小麦春管眼下进入关键期。安徽组织农技人员和科技特派员,加大春耕生产技术指导,各级财政整合资金10亿元,保障小麦重大病虫害防控工作。山东6000多万亩冬小麦进入返青起身期,当地组织农技人员7.2万人次,深入田间地头,推广小麦绿色增产技术。在北京,农业专家前往密云河南寨镇、房山窦店镇等近20个典型地块,指导春季小麦首次肥水管理。在浙江嘉善,农业、电力、水利等部门组成春耕服务专班,全力推进智能灌溉系统建设,节水增效,助力农作物稳产增产。

  早稻生产加紧展开。广东1300多万亩早稻开始陆续插秧。在种粮大县海丰县,今年当地扩大了早稻生产托管服务规模,为农户提供机械化插秧、收割等全过程服务。在广西,水稻种植面积现已超过2600万亩,今年当地加大了智能化农机投用数量,目前共投入3000多台北斗卫星导航自动驾驶装备、7000多台农用无人机。

  各地备春耕有序开展。内蒙古赤峰今年大力推广数字化育苗,通过精准播种、自动喷灌、智能温控等设备,提高秧苗品质。辽宁阜新对普通播种机进行改造,在播种的同时同步铺设滴灌管带,实现农业节水增效。在四川绵阳,通过镇供销社统一采购,村供销社配送,确保农资商品保质、稳价、保供。在吉林,全省种子和化肥到户到位率在八成以上,农户们已经着手选择良种、检修农机、储备化肥,为今年的春耕做好准备。(央视新闻客户端)

◎王加

  <strong>协作会变了“三省坡”</strong>

  早在2013年,国务院就印发了《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坚持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的核心理念,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原则,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以满足人民群众就医看病的基本需求。然而现实中,一些优质医疗资源过度集中在大医院,造成社区卫生服务资源短缺、服务能力不强。从这个角度来说,医院推出延时服务,有利于充分发挥大医院优质资源,既能缓解人们的就医难,也能让医疗服务更可达、便捷,进而实现医疗服务提质。

  记者注意到,在“数字书房”里,除了扫码听书之外,还设有多台易操作的电子阅读设备,方便老年人、小朋友或者有阅读困难的人群操作,动动手指就能听到自己喜欢听的内容。

  尽管即时配送员职业风险较高,但社保参保率低,商业保险是其最主要的保障方式。记者了解到,部分平台为配送员强制购买了商业意外险,保险费用是从配送员的收入中扣除的——有的按单扣除,每单扣3角,有的按天计算,每天扣3~7元,每月扣90~200元不等。而保额最高10万元且不包含误工费、营养费等。

  下一步,医保、卫健、市场监管、财政等部门将不断深化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机制改革配套措施,确保参保职工看病购药更方便、医疗费用保障更充分、获得感更强。(中新财经)

黄文彬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