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加速绿色变革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6-01 17:36:36

  中国纺织行业以满足全国人民基本物质生活需要为起点,历经市场化改革与国际化竞争淬炼,逐步发展形成了全世界最为完备的产业体系,纤维加工总量及出口总额长期稳居全球首位,在国际纺织产业链分工和供应链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纤维加工总量达到5800万吨,占世界纤维加工总量的比重保持在50%以上,化纤产量占世界的70%以上。

  中国纺织服装行业温室气体排放自2000年起随着行业快速发展逐步上升,而后进入平稳期。根据行业能源消费数据计算,2020年,全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约为2.09亿吨。从排放来源看,中国纺织服装行业温室气体排放主要来自于上游的材料制造加工端,包括纺织业和化学纤维制造业,纺织服装、服饰业占比低于10%。

  最新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目前,中国纺织服装行业温室气体年排放量约2.3亿吨。行业碳排放量约占全国碳排放量的2%,占全国工业碳排放量的2.8%。

  “纺织工业是重要的民生产业,也是环境敏感型产业,推动纺织工业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对于培育新质生产力,落实双碳战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重大意义。”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郑艳日前在北京举行的“2024气候创新·时尚峰会”上表示。

  “纺织行业的绿色发展已成气候。”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说,2021年,启动“时尚气候创新30·60碳中和加速计划”,一大批领军企业、优势集群推进落实减碳工作,共同为实现零碳产业的宏大愿景而努力。在双碳目标的指引下,行业“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一体发展,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卓有成效。

  “十三五”以来,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在节能节水、污染防治、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但目前部分纺织企业依然采用传统的高能 耗、高污染的生产工艺。

  “目前,纺织企业尚未完全摆脱高能耗、高排放的现状。为了降低纺织行业的碳排放,应从纺织纤维原料、分销消费过程、生产加工过程和废弃纺织品处理等方面着手,构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现代纺织产业体系。”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纺织大学校长徐卫林说。

  徐卫林表示,绿色低碳涉及纤维、纺纱和织造等纺织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发展新型绿色纤维材料,可以实现化学纤维原料逐步摆脱对石油的过度依赖,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我们需要大力推动纺织行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陆新明提出,同时推进重大低碳技术、工艺、装备改造应用,以技术工艺革新、生产流程再造促进纺织行业减碳降碳。

  <strong>印度广播公司记者:据媒体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负责人本周将会访问中国,讨论包括斯里兰卡在内的一些国家债务重组的问题。斯里兰卡目前希望得到来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一揽子援助。发言人能否介绍此次访问的更多细节?比如访问时间、议程、会见安排等。中国是斯里兰卡最大的双边债权人,发言人能否提供斯里兰卡对华债务总体数据?</strong>

  截至目前,刘毅所在的首都儿科研究所仅开展过1次专门的儿童临床Ⅰ期试验。据统计,全国范围内,从2014年5月至今年6月,在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注册的270多项儿童临床试验中,涉及的Ⅰ期儿童临床试验仅10余项,占比不足4%。成人在临床Ⅰ期需要每1~2小时抽一次血,一天抽血十多次,如此密集的采血频率很难落实到儿童身上,患儿及其家属的依从性也可能因此变差。

  2001年10月7日,国足在沈阳五里河体育场战胜阿曼首次晋级世界杯,当地因此为队员和米卢教练塑像。雕像群由一个V形主雕像加教练队员个人像组成。

  现在,张明英在株洲的钢铁厂工作已有2月多,即使工作环境依旧嘈杂、脏乱,她希望自己能一直做下去,直到没有工厂要自己为止。到那时,自己再和丈夫回流至老家农村。

  2009年,佛山着手建设佛山(云浮)产业转移工业园;2014年,佛山市确定氢能产业为主攻方向;2018年,佛山(丹灶)仙湖氢谷产业园成立。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粮食供应链的冲击,中粮及时调整资产运营策略,以高标准的防疫举措,保障全球业务无一停摆,利用全球布局优势,积极调配不同国家的粮源,想方设法克服物流压力,努力确保国际粮食贸易稳定顺畅。”栾日成说。

黄峻维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