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辨与创新 2024年高考作文展丰富立意

来源: 齐鲁壹点
2024-06-10 08:41:06

  中新社北京6月7日电 (曾玥)备受关注的2024年高考作文题7日出炉。无论是人工智能、“嫦娥四号”和“天问一号”集体“亮相”,还是“打开”“坦诚交流”迎来“真正的相遇”,抑或是对“被定义”和“自定义”的思索,都折射出今年考题对于思辨和创新的丰富立意。

  今年高考语文考试共有6套试卷,其中,北京、上海、天津三地语文试卷自主命题,其他省份语文试卷由中国教育部教育考试院统一命制,包括全国甲卷、新课标I卷、新课标II卷。

  总体而言,今年的语文作文试题以开拓学生辩证和创新性思维为核心,从科技与人文、个人与社会等多个维度命题,紧跟时事、贴近生活,切口丰富、角度多元,兼具开放性、实践性和文学性。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那么,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新课标I卷以此为题,要求考生阐述联想和思考。

  “问题”与“答案”,“是”与“否”,“多”与“少”,从题干关键词中,本题的强思辨性可见 一斑。

  新课标II卷以“嫦娥四号”和“天问一号”为例,引出“正如人类的太空之旅,我们每个人也都在不断抵达未知之境”的作文题干。

  由已知探索未知,从“太空之旅”观照“我们每个人”,几对词组将答题维度推向纵深,为考生留下广阔的思考空间。

  全国甲卷则从日常现象出发构建作文素材。“每个人都要学习与他人相处。有时,我们为避免冲突而不愿表达自己的想法。其实,坦诚交流才有可能迎来真正的相遇。”以此考察考生对于生活体验和社会观察的理性思考。

  北京卷的语文作文题由“微写作”和“作文”共同构成,后者为命题作文二选一,其中要求以“打开”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个人成长需要打开视野,人际交往需要打开心扉,科技创新需要打开思路……打开,发现新的自己;打开,带来新的气象。每一次‘打开’,都有一段故事。”

  题目中给予了“个人成长”“人际交往”“科技创新”三种情景,又以“新的自己”和“新的气象”拓展两重外延,这些要素都在为考生写好这段故事“打开”新思路。

  而当天津卷的“被定义”和“自定义”遇上上海卷的“认可度”,今年试题的命题深意不谋而合。

  天津卷给出的材料是:在缤纷的世界中,无论是个人、群体还是国家,都会面对别人对我们的定义。我们要认真对待“被定义”,明辨是非,去芜存真,为自己的提升助力;也要勇于通过“自定义”来塑造自我,彰显风华,用自己的方式前进。

  在探究“被定义”与“自定义”的辩证关系之间,考生可从个人、群体、国家的不同层次找到启迪,展开深入思索,联系现实生活,抒写情感态度。

  上海卷沿袭言简意赅的命题风格,以“生活中,人们常用认可度判别事物,区分高下。”为题,要求考生谈谈对“认可度”的认识和思考。题目简洁却意蕴丰富,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现象凝练想法,或生动记叙,或深入论证,体现思维的形象性、深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

  此外,今年的高考作文题还展现出一定个性,例如北京卷的“微写作”中可选以月亮的口吻书写“月的独白”,形式为小诗或抒情文字,既能让考生尽情挥洒才情、展现能力,又为考题和答卷注入更多文学性。(完)

  人工智能的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崭新的法律问题,对于普通的用户而言,应当注意哪些法律风险?

  连日来,在南京市鼓楼区的颐和路历史文化街区第十一片区内,一台数字人民币体验咖啡机吸引了不少年轻人的关注。该区域是数字人民币消费场景在南京的首次落地。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西安2月9日电 (阿琳娜 杨长空 郝黎俊)记者9日从西安铁路公安局安康公安处获悉,安康铁路警方近期成功打掉一针对中老年人实施敲诈勒索等行为的恶势力团伙,捣毁犯罪窝点7处,抓获犯罪嫌疑人27人,破获系列案件1200余起,涉案价值300余万元。

  据新华社报道,6日下午,一架由深圳飞往柬埔寨,载有约140名中国游客的旅行团航班降落在金边国际机场,受到了柬埔寨旅游部官员和旅行社的热烈欢迎。柬埔寨旅行社协会主席查·西夫林(Chhay Sivlin)说:“旅游部国务秘书何萨伦(Hor Sarun)和我在机场迎接了他们,并向他们赠送了玫瑰、手腕花环和传统围巾,我们很高兴,中国游客的回归对促进柬埔寨旅游业复苏至关重要。”

  金溪县法院依法判决两被告连带赔偿“甲第里”“三公旧第”门楼修复费用103539.61元以及功能性损失300000元。判决生效后,金溪县法院进行了案件执行立案,并积极探索创新古村落修复执行机制,以公益信托合同方式委托江西思华生态环境保护基金会管理和监督使用案涉人文遗迹修复资金,同时邀请当地住建局、检察院作为公益信托合同监察人。

  “因为这些看似属于计算机或人工智能创作的内容,根本上还是人类智慧产生的结果,计算机或人工智能不过是在依据人类事先设定的程序、内容或算法进行计算和输出而已。”他说。

郑芝劭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