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式”成端午热点 “国潮”消费吸睛中国青年

来源: 安徽网
2024-06-10 19:39:11

  中新社西安6月10日电 题:“新中式”成端午热点 “国潮”消费吸睛中国青年

  作者 杨英琦 宋宇航

  “端午安康,常来长安!”手持折扇的“富商”迎来送往、身着汉服的“侍女”正发放香包和五彩绳、“武人”举弓箭射“五毒”……这里并非千年前的长安,而是西安一处唐风市井街区的节日场景。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除了外出旅游探索未知的游客,也不乏“原地”重温传统习俗的青年。面对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等“端午限定”,在沿袭传统习俗之余,这届中国青年发现了更多新“玩法”。

  “汉服看起来是一种表面形式,但在这种传统节日里别具意义。从‘外部’的感受到内心的享受,才是我们经历沉浸式文化体验的完整过程。”来自陕西的孟洁是一名语文老师,在尽享“汉服假日”的同时,她也鼓励自己的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感受文化魅力。

  据了解,端午期间,仅西安的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内,客流量日均达6000人次,其中汉服着装率超过七成。“这几日来做妆造的游客明显增加,每天店里的60多个梳妆台,从早上开门到晚上闭店都是满的。”一家汉服馆工作人员曹子贤介绍说,其店内的服饰、妆造主色调为“粽绿”色和红色,节日期间颇受欢迎。

  西安街头,唐诗酒令、集市灯笼、“射五毒”等节日活动场景目不暇接,亲手包制传统唐式粽子,“打卡”漂漆扇、葫芦烙画等传统技艺吸睛,在游人乐享“应季”国潮的同时,传统文化正以更时尚、多元的方式呈现在大众面前。

  “相较往年的传统香囊,今年选择制作艾草车挂、门挂等新式装饰品的手工体验者多了许多。”从事非遗手工教学工作多年的肖蕊向记者表示,由艾草搭配铃铛、流苏等配饰的“新中式”节日礼品成为潮流,“尤其是年轻人,他们既对创意产品兴趣浓厚,也格外看重传统元素背 后的文化含义。”

  除了新式艾草挂件,粽子形状的香薰蜡烛、以端午节为主题的竹编苔藓画等手工活动都是肖蕊的策划主题。在她看来,传统与时尚的结合深受年轻消费者喜爱,传统文化也借此契机以多元化的方式走进生活,变得触手可及。

  “端午出游的十套新中式穿搭分享”“新中式展览里的端午氛围”“新中式节日礼品推荐”……记者浏览各个网络社交平台发现,端午节期间,“新中式”作为高频词出现在中国网友的各种体验分享中,兼具传统文化和现代需求的“国潮”消费品类层出不穷。

  “当今传统文化在被传承的同时,也在进行现代化的转变。”陕西省社会科学院专家王晓勇表示,“国潮”消费的倾向既是当代青年对艺术审美的表达,也是一种价值观的表达方式。“追求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体验,则是‘新中式’青年的特点。”(完)

  另据中国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吕大良13日在发布会上介绍称,2022年中国对俄罗斯进出口1.28万亿元,占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的3%。从规模看,2022年中俄贸易保持了稳步增长,双边贸易额再创新高。

  2月20日晚,云南省纪委监委宣传部、云南广播电视台联合摄制的警示教育专题片《“官油子”现形记》(上集)播出,披露了官瘾十足的“官油子”、玉溪市委原书记罗应光的案情。

  去年9月,王莉的幼儿园比往年少招了30人,空出来的一间教室,她决定用更小的孩子填满,于是新开了一个托班:主要招收2岁半~3岁的孩子。今年,如果招生人数进一步下降,王莉打算开更多托班,并考虑向更小年龄段延伸。托班收费不受政府指导价限制,每人每月是2700元,这笔“额外收入”就成了幼儿园当下的救命稻草。

  作为中俄战略安全磋商机制双方牵头人,两位代表各自国家就当前国际战略形势进行了讨论,表示愿共同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反对一切形式的单边霸凌行径,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和世界多极化。

  李彦庆分析说,中国在散货船建造市场上占据绝对优势,但这类船型技术门槛低,竞争激烈。像LNG船这种技术难度高、新型环保运输船,市场需求稳步上升,但当时中国的占有量却较少。一艘载重32.5万吨的矿砂船价值不到5亿元,而一艘长度仅160米的“500米饱和潜水支持母船”,价值高达20亿元。

  尽管如此,2022年,中国船舶手持订单量时隔6年再度突破1亿载重吨,船企平均生产保障系数(手持订单量/近三年完工量平均值)约2.7年。也就是说,即便不再新接订单,船企的平均交船期能排到2025年下半年。

陈映士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