筹划二次上市,顺丰又缺钱了?

来源: 金融界
2024-06-06 18:44:38

  获得备案是港股IPO的重要“通关文牒”。根据2023年3月生效的上市新规,赴港上市企业需要履行备案程序并获得上市备案通知书,才可进行聆讯及招股等工作。

  目前,顺丰控股港股IPO尚需取得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和香港联合交易所等相关政府机关、监管机构、证券交易所的批准、核准。

  2017年4月,顺丰控股在A股借壳鼎泰新材上市,如果港股二次上市成功,顺丰控股将成为国内第一家实现“A+H”两地上市的快递公司。

  十几年前的2011年,顺丰控股董事长王卫对上市反感,“上市的好处无非是圈钱,获得发展企业所需的资金 。顺丰也缺钱,但是顺丰不能为了钱而上市。上市后,企业就变成一个赚钱的机器,每天股价的变动都牵动着企业的神经,对企业管理层的管理是不利的。”

  在上市前的2016年顺丰年会上,王卫还曾袒露心声,“顺丰这几年为了业务压力,为了上市,有点信仰迷失掉了……我真正要给大家看的不是多少部飞机,多少市场占有率,多少的收入,行业里面是不是排第一。”

  从实际情况来看,王卫没有逃过“真香”定律,除了顺丰控股,顺丰系还有顺丰同城、顺丰房托、嘉里物流三家上市公司。如今,顺丰控股又要在港股二次上市,这一次,王卫不再纠结信仰迷失了,态度积极而主动。

  在去年递交港股上市申请后,王卫在股东大会上表态,赴港上市要选择最好时机,拿到主动权,“拿到机会就有很好的发展,否则我们发展步伐肯定会慢于其他友商”。

  自2021年我国快递迈上“千亿件”台阶以来,行业正转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各大企业间的竞争也更加激烈,卷价格、卷速度、卷服务。抢滩海外,已经成为国内巨头企业的一场关键战,也是顺丰控股不能输的战役。

  谋二次上市,

  顺丰又缺钱了?

  2023年8月,顺丰控股宣布了港股上市计划,并披露了招股书,距离2017年2月24日在A股上市,过去了6年半时间。两次上市,顺丰控股都有一个共同的原因——缺钱。

  就在王卫说“顺丰不能为了钱而上市”的2011年开始,国内电商行业井喷,与之配套的快递行业连续四年业务量以超过50%的速度增长,2015年行业增速放缓至50%以下,同质化竞争和利润下滑的问题开始凸显。

  当时,物流行业人士表示,上市潮必将加速行业洗牌,生态链完善且有资本助推的快递企业将像雪球般越滚越大,而生态系统不完善并缺乏资本扶持的快递企业将面临发展困境。

  2016年,顺丰控股已经成长为国内领先的快递物流综合服务提供商,不仅提供配送端的物流服务,还延伸至价值链前端的产、供、销、配等环节,提供仓储管理、销售预测、大数据分析、结算管理等一体化的综合物流服务。

  其中,顺丰控股的物流产品涵盖商务快递、电商快递、仓储配送、国际快递等多种快递服务,物流普运、重货快运等重货运输服务,以及为食品和医药领域的客户提供冷链运输服务。

  建立起多样化的产品体系的顺丰,对于资金极度渴求。2016年,顺丰控股借壳对象鼎泰新材在公告中如此描述,“顺丰控股现有货币资金已有明确的用途,相对于顺丰控股目前的收入规模,其流动资金持有量明显不足,难以满足本次募集资金投入项目的资金需求与保证本次重组完成后上市公司的正常运营所需流动资金。”

  物流业是重资产属性,企业之间的竞争,不仅是“成本定价权”的竞争,还是“末端网络权”和“航空天网权“的竞争。无论是仓储、转运中心、货车等基础设施,还是末端的网点、人力,都需要重金投入。

  2017年以来,顺丰控股有三次重要融资。2017年8月,顺丰控股定增募集80亿元配套资金。2019年,顺丰控股发行可转换债券,募资58亿元。2021年,公司又通过定增募集200亿元。

  募资投向基本都是围绕主业的基础设施建设,比如飞机购置及航材购置维修、中转场建设项目、速运设备自动化升级项目,新建湖北鄂州民用机场转运中心工程项目等。

  其中,鄂州机场是顺丰控股最大手笔的投资,项目总投资为320.63亿元,旨在打造打造“覆盖全国、辐射亚洲、延伸欧美”的航线网络。

  除了搞基建,顺丰控股“招兵买马”也花了不少钱。

  2018年,顺丰控股与国际物流三大巨头之一的DHL达成协议,55亿元收购DHL在华供应链业务。2021年又花了146亿元收购总部位于香港的嘉里物流51.5%的股份,增强公司在东南亚本土市场覆盖及连接亚洲与世界的国际货运能力。

  赴港二次上市,顺丰控股又缺钱了?

  从资产结构来看,2023年底,顺丰控股流动资产909亿元,流动负债739亿元,流动资产足以覆盖流动负债。不过,顺丰控股若要在国际化布局上放开手脚,就需要补充弹药了。

  赴港上市,顺丰控股拟发行不超过6.25亿股H股。以顺丰控股6月6日37.33元收盘价格为参考,若以6.25亿股的顶格规模发行,对应募资规模约230亿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顺丰控股当前的股价处在近三年的低位。按此计算,顺丰控股的资金需求都可能在200亿以上,可见公司国际化布局所需资金不在少数。

  据去年披露的赴港IPO招股书,顺丰控股拟将募资净额用于加强公司的国际及跨境物流能力,加强及优化在国内的物流网络及服务,并进行先进技术及数字化解决方案的研发,升级公司的供应链及物流服务等。

  行业战国时代,

  顺丰要打一场硬仗

  赴港二次上市,顺丰要解决“顺丰也缺钱的”的问题,核心要推进国际化战略。6月3日,顺丰控股明确表示,二次上市为进一步推进国际化战略、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等。

  长期以来,港股市场凭借着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以及完备的制度和一流的服务,吸引了大量海内外企业赴港上市,与A股市场形成明显互补。

  此外,登陆港股也有助于促进企业国际化,包括在财务和会计制度、市场监管等方面与国际接轨,助力公司发展及未来潜在国际间并购。

  顺风控股加码国际市场背后,快递行业竞争日趋白热化。

  2019年开始,在中通的主导下,快递行业发动价格战,行业加速进入出清整合阶段。价格战经过一年半时间,二三线快递公司陆续出清,一线快递龙头形成了寡头垄断的态势。

  行业的变革也影响着顺丰控股的经营表现,整体来看,顺丰近几年业绩规模不断增长,盈利能力回暖,但与上市之初的2017年相比,赚钱更辛苦了。

  2021年至2023年,顺丰控股的总件量从105.5亿件逐步增长至119.7亿件。单票收入来看,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在16元上下波动,2017年12月的单票收入为22元以上。

  营收规模来看,2021年到2023年,顺丰控股的数据分别为 2071亿元、2674亿元、2584亿元,收入增速逐年下降,分别为34.55%、29.11%、-3.39%。

  盈利水平来看,2021年至2023年,顺风控股毛利率分别为12.37%、12.49%、12.82%,销售净利率分别是1.89%、2.62%、3.06%,整体均不断增长,但相比2017年上市时的毛利率20.07%、净利率6.68%差距巨大。

  2021年2月18日,顺丰控股创历史最高价,总市值一度达5600亿元。2024年6月6日收盘,顺丰控股总市值1827亿元,还不如上市当天的市值。

  面对行业和业绩数据的变化,顺丰控股将目光瞄准海外。近几年,东南亚市场及新兴市场在人口红利、外资投资规模扩大和政策支持等因素的推动下,电商市场需求不断增长,与之配套的快递物流行业成长空间广阔。

  此前几年,顺丰控股耗资数百亿打造鄂州机场,就是在为全球竞争做准备。2021年,顺丰控股收购东南亚最大物流企业嘉里物流,在国际化之路上迈出重要一步。

  2023年,顺丰控股供应链及国际业务营收占比23.21%,是仅次于时效快递的第二大业务。

  除了顺丰控股,其他快递巨头纷纷把目光看向海外,升级海外快递物流服务。比如3月19日,菜鸟联合速卖通对“全球5日达”进行全方位升级,布局国家从去年9月份的5国增加到10个以上。

  有分析认为,快递和物流巨头们的国际化之战至关重要,打赢这场战斗是巩固自身地位的关键战斗,如果输掉这场战斗,不仅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缺席,也可能输掉国内的竞争。

  瞄准国际化的巨头们,掀起了港股上市高潮。2023年5月,中通完成了在港交所和纽交所的双重主要上市。2023年10月,极兔速递在港交所上市。

  目前,顺丰控股在等待时机上市。筹划港股二次上市,王卫不再纠结信仰迷失,顺丰控股甩开膀子融资,备战国际化之战。未来,顺风控股港股IPO进程,我们将持续关注。

责任编辑:何俊熹

  产教融合作为职业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其作用日益受到重视,不但帮助学校培养出更多掌握新技术新工艺的企业急需人才,还能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得益于产教融合,不少职教生提前找到了心仪的工作,可以安心等待毕业。

  七台河作为先有煤矿后有城市的地方,这里超过一半人的生活与煤矿息息相关。但煤炭属于不可再生资源,随着开采量的不断增长,在2009年,七台河被国家列为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随之而来的是全面转型的考验。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1月4日电 (中新财经 邵婉云)随着我国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官方宣布1月8日起将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阳了”之后看病吃药医保如何报销也成为关注焦点。近期,多地明确了报销政策。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1月3日电 题:截至11月底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逾26万亿元

  每次做饭前,马金花都要问问马万才的意见,看到他点头才开始行动,这个习惯坚持了很多年。

<strong>  冯德莱恩与泽连斯基通电话</strong>

卢怡君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