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最新研究:非洲象或会用类似名字的叫声打招呼

来源: 大众日报
2024-06-12 03:18:54

  中新网北京6月11日电 (记者 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专业学术期刊《自然-生态与演化》最新发表一篇动物学论文称,研究人员开展的一项新研究显示,野生非洲草原象或许会用类似名字的叫声打招呼,就像人类使用的名字那样,这种叫声似乎不会模仿被叫对象的声音。

  该论文介绍,海豚和鹦鹉等被发现会通过模仿被叫对象发出的声音来呼唤对方,但目前已知只有人类会用名字来相互称呼。

  论文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Michael A. Pardo和同事及合作者一起,利用机器学习方法分析了1986至2022年肯尼亚安波塞利国家公园,以及桑布鲁和水牛泉国家保护区的野生非洲雌象-后代群组的469次呼叫(“隆隆声”)录音。该机器学习模型能准确识别这些叫声中27.5%的被叫对象,这个比例比让模型听对照音频时的识别率更高。论文作者分析认为,象或许会用具有个体特异性的叫声呼唤对方,而不是通过模仿被叫对象发出的声音。

  本次研究中,论文作者还对17头野生象播放了呼叫它们或是呼叫其他象的叫声录音,并比较它们对这些录音的反应。他们发现,相较于呼叫其他象的录音,象在听到呼叫它们的叫声录音后,靠近播放器的速度更快并更容易通过发声来回应,这说明象能听出呼喊它们的叫声。

  论文作者总结指出,后续仍需进一步研究象使用类似名字叫声的具体场景,本项研究及理解或有助于揭示这些呼叫在人类和象中的起 源。(完)

  最后说说真正的地缘政治现实到底是什么。百年变局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加速演进,不同地区的地缘政治演变,实际上都是以去美国化为标志,也就是建立多极世界格局,也就是各个地区和国家正走向战略自主。美国不仅难以控制盟友,更是失去了发展中国家的信任,在世界上越来越孤立。中国的实力和影响力在美国强力打压遏制过程中反而不断增强。毕竟,得天下民心,在德不在鼎。

  后来,马湖村村民在现场阻止施工队填鱼塘。吴克琛是马湖村一户人家的女婿,据他回忆,一天上午10点刚过,来了二十多辆车,近百名统一穿着黑衣的青年从车上下来,每人手里都拿着一米多长的洋镐把。

  随着政府阳光采购政策的不断深化推进,团餐市场有望进一步扩容。根据中国饭店协会发布的《2022年度中国团餐发展报告》预测,团餐行业将会保持10%的增长率,预计2023年达到约2万亿元市场规模,2026年将达到3.6万亿左右。

  2022年也有“85后”晋升副厅级岗位。去年2月,1985年2月出生的孙乐出任内蒙古通辽市副市长。去年年底,1986年3月出生的贺业方出任黑龙江牡丹江市市委副书记。

  报道称,在巴伐利亚州政府看来,李强的访问是该州与中国关系具有巨大价值的标志。德国《南德意志报》评论说,总的来说,中国总理的德国之行被认为是高度敏感的。如此看来,专程前往慕尼黑(巴伐利亚州首府)让此行更加不寻常:该州多个城市和地区一直与中国城市保持合作关系。但在大多数情况下,这只是地方级别的交流。报道称,在中国人看来,巴伐利亚州只是众多市场中的一个。而如果没有中国,巴伐利亚州将受到影响:中国是该州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尽管存在种种差异,但这里的繁荣和那里的利益将以某种方式长期结合在一起。

  新加坡《联合早报》称,会谈开始后不久,华春莹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两国外长在会谈前握手的照片,并发文称:“期望此次会面能让中美关系回到两国元首在去年巴厘岛会晤时达成的共识。”

卢宝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