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假期期间,天津将开展150余场促销费活动

来源: 猫眼娱乐
2024-06-07 15:59:03

  中新网天津6月6日电 (记者 王君妍)天津市商务局6日举办“2024消费促进年”暨端午假期促消费活动媒体吹风会。记者获悉,端午节假期将至,按照天津市全年促消费安排,天津市商务局提前谋划部署,指导各区围绕餐饮消费、汽车消费、文娱消费等热点,累计开展150余场活动,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粽”香端午,食力出圈。结合端午传统习俗和季节特色,老字号餐饮“推陈出新”,河西区桂发祥食品广场老字号集合店举办“端午浓情,粽香四溢”端午节体验活动,狗不理、桂发祥等品牌突出绿色健康主题,相继推出“狗不理粽子·礼享集”“桂发祥·桂粽”等特色礼盒。

  二是“棕”榜福利,品质焕新。瞄准汽车换“能”、家电换“智”、家装厨卫“焕新”,各大汽车、家电经销商密集开展以旧换新活动。端午期间,梅江会展中心将举办“2024夏季梅江车展”,为市民带来一场集购车、赏车、娱乐于一体的狂欢派对。苏宁易购“618低价行动”超前启动,京东Mall“618开门红”火热开启,一系列“大宗+大牌”消费轮番上演,释放端午品质焕新消费活力。

  三是“粽”夏趣玩,新潮体验。各区紧盯商旅文深度融合,围绕端午国风主题,聚集新场景、新玩法、新模式,推出一系列主题巡游快闪、包粽子大赛、端午民俗游园会等。意风区将举办“大娃怪市·端午复古游园会”,金街举办民乐独奏、群舞表演、国潮戏曲、文创市集等,民园广场推出“津遇和平·夏日冰甜”主题市集,南开大悦城推出“THE MONSTERS看不见我系列主题快闪”全国首站,恒隆广场联合天津市动物园带来“动物园里有什么”主题打卡互动,社会山花溪谷惊喜亮相同步开展追山市集、小买卖家市集、传统舞龙表演等。

  四是“粽”享优惠,年中大促。各大商超、品牌零售店抢抓端午契机开展年中大促。万象城、天河城、河东万达广场、乐宾百货等相继推出积分换购、端午大促、品牌直降等活动,周生生、周大福、安踏、李宁等珠宝及服装品牌店推出年中折扣、优惠满减等,华润万家、物美、山姆会员店等大型连锁超市推出“端午有礼”系列促销。

  五是“粽”情服务,暖心举措。今年端午假期恰逢高考,各 区组织酒店、商场等提升服务质量,为高考考生提供必要的餐饮、防暑降温药物、雨伞以及打印服务等,展示行业良好形象。和平大悦城紧邻多个考点,特别为广大考生及家长开通“一路绿灯”服务,包括免排队、免费赠饮、免费手机充电、免费帐篷遮阳午休,组织数十家餐饮品牌推出考生到店用餐专属折

  下一步,天津市将以“消费促进年”为引领,在6月中旬举办第四届海河国际消费季,在7月底前举办第五届天津夜生活节、海河国际消费论坛、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重点项目推介会等系列活动,实现“季季有主题、月月有活动、周周有场景”,推动形成“全年乐享全民盛惠”的浓厚消费氛围,助力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完)

  中午12时40分左右,由香港中港码头驶来的入境客船顺利停靠深圳机场码头,边检人员第一时间为旅客办理入境手续。

  “这笔钱让我们吃下了定心丸,更让我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该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谭小林说,在政策激励下,公司至今未裁减一人。

  2022年,各民主党派中央和有关团体克服新冠疫情影响等困难,创新活动形式,积极开展对台湾各界人士和常住大陆台胞群体的联谊交友工作,确保两岸交流不停、不断、不少。中国宋庆龄基金会、黄埔军校同学会在台举办敦煌艺术展、唐代壁画文化特展、西安碑林海峡两岸临书展等活动。民进中央、民建中央、致公党中央、台盟中央、黄埔军校同学会成功举办“2022海峡两岸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研讨会”、“第22届两岸财经论坛”、“第十四届海峡论坛·两岸社区服务恳谈会”、“第九届大江论坛”、“第十五届黄埔论坛”等品牌活动。民革中央、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台湾同学会成功举办“两岸新锐设计竞赛·华灿奖”、“第30次两岸青年观点论坛”、“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公益年会”、常住大陆台湾教师交流考察等活动。全国台联成功举办“台胞青年千人夏令营”、“台胞社团论坛座谈会暨‘九二共识’30周年圆桌论坛”、“海峡两岸青少年新媒体论坛”、“未来媒体·繁星计划”等交流项目,为促进两岸交流融合、心灵契合发挥独特作用。

  数据显示,澳门外来直接投资流量由2020年的-557.7亿澳门元转为2021年的382亿澳门元。受疫情影响,跨国公司对新项目进行重新评估。因此,属外向微型经济体的澳门在当年的FDI流入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

  “虽然跨境游尚未正式重启,但自驾游特别是房车游的人越来越多了。”东兴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局长范国庆说,优化疫情防控政策措施出台后,东兴市旅游系统通过提速重大文旅项目建设、扩大旅游推介、举办暖市活动、组织座谈共商等一系列措施,提振旅游市场信心和活力。

  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保障生命安全更加有力。深入开展“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实践活动,成功预报有效应对近年来历次超强台风、特大暴雨洪水、低温雨雪冰冻、极端高温干旱等灾害性天气,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GDP比例下降至0.29%。不断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机制,推动各地建立以气象灾害预警为先导的应急联动机制,探索极端天气下“停工、停课、停业、停产、停运”机制和预警叫应机制。在101个大城市开展内涝气象风险监测预警业务。建成汇集了17个部门82类预警信息的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和终端服务矩阵,可在3至8分钟内到达应急责任人。面向150万快递小哥、200万卡车司机提供定制化预警信息。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达97.67%。

赵雅君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