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多机构推50本书纪念中马建交50年

来源: 极目新闻
2024-06-03 09:34:06

  中新网吉隆坡6月1日电 (记者 陈悦)马来西亚国家语文局和马来西亚汉文化中心5月31日推出“马中50年50部文学典藏”目录,以此纪念中马建交50周年。

  马来西亚上议院议员阿旺沙里出席活动时表示,出版交流有助于两国知识、经验、资讯的交流,助力马中两国在相互了解的基础上,展 开更深入合作。

  马来西亚汉文化中心主席吴恒灿介绍,这一目录包括马中两国各25部在1974年马中建交以来出版的书籍。其中,在马来西亚出版的作品包括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的马来文版本;而在中国出版的作品既有马来裔、印度裔作家的作品,也有马来西亚华文作家的作品。他强调,入选作品的著者、编者或译者需为马中两国公民,并由马中两国出版社出版。

  对吴恒灿而言,这些书籍中最令其难忘的是汉文化中心等机构、组织前后耗时30余年,推出的中国古典四大名著马来文版,这其中凝聚了他众多心血。他回忆说,这其中,最早出版的是《水浒传》。当时,很多人都不看好这一项目,认为难以在马来社会找到“知音”。令他欣慰的是,《水浒传》推出后获得成功。“这体现了文明互鉴、文化交流的意义。”

  “每天我们检修铁道车辆轮对六十余对,而轮对工件裂纹发生的概率仅有万分之几。”肖光信表示。

  12月24日,一名支持博索纳罗的极端分子还承认试图炸毁巴西利亚机场,为政变创造机会。

  高允斌建议,鼓励江苏电商产业的集聚与升级,支持直播电商平台落户与创新发展,培育优质直播电商服务机构,营造多元化直播电商产业生态,提升数字内容服务供给能力,加大高端专业人才引进力度。

  宋元话本是诉诸听觉为主的感官艺术形式,人物情节类型化和叙述套语等口头文学特色,使儿童妇女和不识字者也可以“闻而如见之”。所谓闻而如见之,首先是有鲜明的形象性和戏剧化情节。拟话本是由文人写作,供给个人阅读的文本,在脱离“听——说”艺术的过程中,小说作者掌握了更多自主权力,可以使作品在思想意蕴、个人风格的深刻与独立方面走得更远。但“读——写”模式的深度文人化,却限制了作品在普通读者中的普及性和号召力。像李渔这样靠卖文糊口的作家,关心的是市场和生计。在明清,戏曲是拥有最多受众,广受欢迎的艺术形式。在勾栏瓦舍之中,“说话”和戏曲都是现场表演的技艺,李渔将小说称为“无声戏”,标榜小说的大众性,在某种程度上使拟话本又回到大众化传播的层面。在以小说为消遣娱乐的本质上,李渔的小说更接近宋元说书,而非告诫连篇的文人拟话本。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1/16/36/7970020400698599920.jpg" alt="" />

  方锦龙、金玥、殷秀梅、周深、尤长靖(马来西亚华裔)、郑乃馨(泰国华裔)等各领域艺术大师、实力歌手、新锐演员、特色达人等将带来精彩演出,通过华人春晚这扇“门”,展现优秀中华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讲好有力量的“中国故事”,传递温暖的新年问候。

谢湖慧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