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丨零距离触摸良渚文明是种啥体验?速来打卡

来源: 秀目传媒
2024-06-18 23:22:48

  良渚考古项目负责人 王宁远: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是良渚古城。近年又发现从这个水坝到古城之间有一条长垄,可能和水利系统以及良渚古城的结构密切相关,我们今年开展的工作就是在勘探这个长垄。

  良渚古城是整个良渚文化分布区域的权力与信仰中心,有见证阶层分化、等级分明的墓地,出土有象征信仰和制度的系列玉器,完整呈现了中国早在5000年前就已出现了成熟文明形态并进入了早期国家阶段。

  目前已探明,良渚古城遗址的外围水利系统灌溉面积超过100平方公里,是迄今所知中国乃至世界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

  良渚考古项目负责人 王宁远:它为良渚古城解决了防洪、运输、调水等综合功能,良渚水利系统和良渚古城一样,这些恢宏的建筑为我们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提供了更加充分的实证。除了这些田野工作以外,我们还会开展环境、资源、工程、水利等各方面的这个综合多学科研究,进一步地揭示良渚人五千多年前在这个湿地平原上顺应自然、趋利避害,建设一个超级都市的超凡智慧。

  随着考古发掘的不断拓展,遗址保护区划范围内的遗址点从2004年的100多处,增长到现在的300多处。遗址出土器物包括玉器、陶器、石器等,总量达1万余件。

  为了呈现更丰富的考古成果,展览面积4000余平方米的良渚博物院,通过三个展厅展示了良渚遗址和良渚文化的考古成果和遗产价值。在博物院内, 游客只需戴上一副AR眼镜,用手一挥一点,眼前即刻出现一幅电子打卡地图,文物的特点信息便清晰地浮现。虚拟3D文物还能跃然于掌心,游客通过缩放旋转操控可以360度全方面观察细节,零距离触摸5000年前的良渚文明。

  他指出,随着香港和内地恢复“通关”,社会踏上复常之路,当前“治”的局面正全速向“兴”迈进,特区政府必须有更大担当、更好作为,抓紧国家发展机遇,认清自身定位并乘势而上,充分发挥香港“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独特优势,让新的动能变得更加强劲,让市民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坐上爱心专列,陈玉霞乐呵呵地给家里人打去了视频电话:“我们下午就能到家,今年坐的是工会的爱心高铁专列,直达四川乐山,不用换乘。而且今年我们俩也不用排队抢票,票钱省了近700元。工会太好了,一直给我们农民工办好事、实事。”

  2022年,云南省绿色发展成效显著。煤炭消费继续下降。1-11月,规模以上工业原煤消费量同比下降4.3%,非化石能源占比继续提高。清洁电力占比提高。水电发电量增长11.4%;清洁电力占比88.3%,比上年同期提高0.8个百分点,居全国前列。生态环境质量更好。生态保护投资增长28.4%,地级城市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99.7%,生态环境满意度提升至93.1%。

  作为亚洲首间国际级当代视觉文化博物馆,走入M+,旅客可随时与艺术相遇,目前万众期待的首个特展“草间弥生:一九四五至今”正在博物馆内举行,这是日本著名艺术家草间弥生在日本以外的亚洲地区举行的最大型回顾展,展出逾200件涵盖各个媒介的展品。展期至2023年5月14日。

  2022年,云南省产业发展质效显著提升。绿色能源与绿色制造融合发展取得新突破,一批绿色铝、硅龙头企业加速落地集聚,新能源电池产业从无到有迅速壮大、“新赛道”跑出云南“加速度”,白鹤滩16台机组全部投产发电,全年新开工新能源装机超过2000万千瓦。贵金属和钛产业集聚发展态势良好,疫苗、中成药、民族药等医药产业持续壮大,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

  “在箱梁内行走、检查、到了梁端连接处再顺着狭窄的检修口下到桥墩,开始支座部件和墩台检查,这套动作今天最少要重复60次。”黄国富介绍。

郑家铭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