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四部门公布《网络暴力信息治理规定》

来源: 第一财经
2024-06-15 17:19:23

  中新网6月14日电 据“网信中国”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联合公安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公布《网络暴力信息治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自2024年8月1日起施行。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网络暴力信息严重侵害公民合法权益,受到社会各界高度关注。为治理网络暴力信息,营造良好网络生态,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四部门联合出台《规定》,从明确网络信息内容管理主体责任、建立健全预防预警机制、规范网络暴力信息和账号处置、强化用户权益保护、加强监督管理、明确法律责任等方面,为加强网络暴力信息治理提供有力支撑。

  《规定》明确,网络暴力信息治理坚持源头防范、防控结合、标本兼治 、协同共治的原则,建立网络暴力信息监督管理机制,鼓励网络相关行业组织加强行业自律。

  强化网络暴力信息预防预警,明确网络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在国家网信部门和国务院有关部门指导下细化网络暴力信息分类标准规则,建立健全网络暴力信息特征库和典型案例样本库。

  规定信息和账号处置制度,明确网络信息服务提供者对涉网络暴力违法和不良信息的处置义务,以及对相关账号的处置措施。

  建立用户保护机制,要求网络信息服务提供者建立健全网络暴力信息防护功能、完善私信规则,发现用户面临网络暴力信息风险的,应当及时通过显著方式提示用户,告知用户可以采取的防护措施。

  规定监督管理职责和法律责任,明确网信部门会同公安、文化和旅游、广播电视等有关部门依法对网络信息服务提供者网络暴力信息治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建立健全信息共享、会商通报、取证调证、案件督办等工作机制,协同治理网络暴力信息。此外,还规定了网络暴力信息的定义、排除适用规则等。

  刚和丈夫挂完视频电话,突然一阵电话声响。宋婷抓起电话,“喂,您好。给点了,哪里?干什么活?作业范围?谁盯控?”电话两头高度默契,一问一答,仿佛背台词。填写完记录,看看时间,快凌晨1点了,襄渝线作业天窗才开始。

  “世代相传的村规民约对村民具有较大影响力,加入护河内容后,当地破坏河流生态的行为减少乃至消失,村民的护河意识也在增强。”三江侗族自治县河长制工作促进中心主任梁峥嵘表示,村民以往向河道倾倒垃圾、侵占水域岸线等行为,曾对河流生态造成一定破坏。近年来,随着“河长制+村规民约”模式的推行,村规民约成为“护河宝典”。村民通过日常检查,主动守护房前屋后的碧水清流。

  从需求来看,中国游客信心正在持续恢复。穷游网相关调研表示,超过九成的用户计划在一年内出境游玩,约有四分之一的游客选择半年内出行。

  为保障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广州市教育局开学前印发《2023年春季学期中小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线下教学指引》,要求学校协助学生通过疲劳程度、体能状况、心肌功能检查等,对学生的体能和身体健康状况进行摸查,确保安全。

  兔年春节假期刚过,中国各地迅速部署全力“拼开局”。

  据悉,近年来,通过联合检疫巡查,南繁产地检疫覆盖面积明显增加,实现了核心区产地检疫全覆盖,申报单位巡检全覆盖,样品采集检测率提升50%以上,南繁区域检疫性有害生物发生面积减少57%。随着海南自贸港和南繁硅谷等建设,外来繁育科研单位和企业增加,种子苗木引进、调运数量扩大,增加了有害生物传入传出风险。

赵德荣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